关键词
淮安里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研究
作者: 吴小伟   仲崇庆   陈慧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休闲旅游   淮安里运河   文化旅游   遗产廊道  
描述: 淮安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之一,在京杭运河申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淮安里运河旅游资源禀赋高,既承载千年文化积淀,又为当代人们发挥河道运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优美生境等作用,是当前淮安市重点发展的文化旅游项目。基于对淮安里运河与淮安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及淮安里运河旅游资源的分析,要彰显"文化"和"休闲"的遗产廊道开发思路,拟为当前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滨水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记忆延续研究:以杭州运河拱宸桥西工业遗产为例
作者: 张环宙   沈旭炜   吴茂英   来源: 地理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遗产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   城市记忆   城市滨水区   多利益主体   大运河  
描述: 工业遗产是社会工业文化的重要表征,承载着城市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历史景观和记忆,为城市保留和建构了社会公共记忆的空间与素材。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文脉保护意识的觉醒,使得滨水区遗存和集聚的码头、仓库、工厂成为近现代工业遗产。以杭州运河拱宸桥西工业遗产的博物馆化发展模式为案例,重点解析和梳理了滨水区工业遗产通过形态保护全面化、功能定位平民化、遗产展示活态化、运作机制创新化和展陈手法数字化等措施,有效延续城市记忆。最后,将杭州运河工业遗产的城市记忆延续归纳为“双层模式”,并访谈了多利益主体对其的评价,以期为未来
京杭运河山东段枯水期安全通航策略研究
作者: 刘祖宁   张瑾明   吴新燕   来源: 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全通航   问题及策略   京杭运河山东段  
描述: 介绍京杭运河山东段枯水期,航道安全通航保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大运河、丝绸之路双双申遗成功
作者: 张体义   段伟朵   吴俊池   来源: 决策探索(上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大运河、丝绸之路双双申遗成功
周道对大运河的启示:本土遗产话语的道统源流
作者: 吴宗杰   姚源源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道   以古为新   道统源流   大运河   本土话语   文化遗产  
描述: 在国际遗产名录话语下,大运河的遗产意义定位面临诸多难题,无论作为水利工程、交通网络、景观或者民俗文化都不足以体现中华文化独特的人文深度。从经传所载的路径文化遗产,如《诗经》的"周道"、《尚书·禹贡》的"随山浚川"、《左传》的"邗沟",以及其他相关记载,可探寻运河遗产的本土意义。周道所承载的德政之流、王道空间观,以及古人用注疏接续和再生遗产意义的阐述方式,对于打破运河作为物质还是精神遗产的争议、确立用经义申明遗产大义、以本土话语平衡西方遗产表述都有重要启迪。大运河遗产申报应该是"以古为新"、重新发现中华遗产
城市古运河水岸景观设计研究:以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设计为例
作者: 吴攀   王云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运河水岸景观   镇江运河水岸  
描述: 水岸是古运河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运河水岸景观的合理设计对于古运河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新的作用及对人的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江苏省镇江市运河水岸景观设计为例,分析探讨了城市运河水岸环境的建造中,根据现场来创造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运河水岸景观,并且根据人的活动需求,来设计出富有生命力的运河水岸空间。对于其他城市型水岸景观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视频会议系统在苏北运河航闸指挥中心的应用
作者: 陈刚   吴天迪   来源: 电子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指挥中心   苏北运河   视频会议系统   应用  
描述: 本文主要从系统组成、配置、功能等方面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在苏北运河航闸指挥中心的应用。系统实现了苏北运河全线16个单位的联网视频会议功能。
杭州:流淌的运河文化
作者: 吴理人   阮利平   史萌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杭州段   中国古代   运河文化   广济桥   茶艺文化   饮食文化   京杭大运河   历史街区   码头  
描述: 大运河长长的流水缓缓流淌,波浪节拍应和着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文明。   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历史的见证,是保护中国古代丰富文化的历史长廊。大运河凝聚着政治、经济、文化、水利、建筑、科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价值与信息,是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千百年来,在运河(杭州段)沿岸汇聚了丰富多彩的茶艺文化、饮食文化、桑蚕丝绸文化、地方戏曲、民间曲艺,积淀了古典园林、藏书楼阁、桥梁古塔,形成了运河沿线著名的“湖墅八景”等人文景观。所有这些,既是运河文化丰富内涵的体现,也是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中国大运
大运河、丝绸之路双双申遗成功 河南成为唯一“双申遗”省份河南省世界文化名片增至5个
作者: 张体义   段伟朵   吴俊池   来源: 决策探索(上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名片   交通遗迹   世界遗产委员会   旅游产品   运河水   水上旅游   联合申报   哈吉   起始段   安阳殷墟  
描述: 大运河、丝绸之路双双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的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增至5处。前三处分别是: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和"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6月22日,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处。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两者都为线性遗产,丝绸之路为从东往
运河航运与江苏运河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作者: 吴鼎新   周桂良   来源: 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联度模型   运河沿线城市经济   运河航运  
描述: 运河航运与江苏运河沿线城市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文中首先宏观分析了运河航运与江苏运河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利用关联度模型具体分析了运河航运与江苏运河沿线城市经济之间的联系。最后针对前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运河江苏段航运建设发展的建议。
< 1 2 3 ... 14 15 16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