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下篇)
作者: 俞孔坚   朱强   李迪华   来源: 建设科技 上半月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遗产   现代工业   整体保护   廊道   工业发展   中国   大运河   原理  
描述: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对大运河工业遗产的类型与分布概况,以及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原理,即运河工业遗产与运河的三种关系:“功能相关”、“空间相关”和“历史相关”。接着对大运河工遗产廊道的基本范围与层次,以及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上篇见本
中国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想及原理(上篇)
作者: 俞孔坚   朱强   李迪华   来源: 建设科技 上半月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遗产   现代工业   整体保护   廊道   工业发展   中国   大运河   原理  
描述: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大运河工业遗产的类型与分布概况,以及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原理,即运河工业遗产与运河的三种关系:“功能相关”、“空间相关”和“历史相关”。接着对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范围与层次,以及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京杭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
作者: 俞孔坚   李迪华   李伟   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产运河   遗产廊道   大运河   南水北调   文化遗产   生态基础设施  
描述: 从理论和现实背景出发,提出对京杭大运河价值的初步认识:京杭大运河具有四大基本价值:(1)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起到彰显民族身份和促进文化认同的作用;(2)作为区域城乡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保障,具有输水
构建大运河遗产廊道——沿京杭大运河骑行的感想和希望
作者: 李迪华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世界遗产   非物质遗产   可持续利用   基础研究   遗产廊道   国家战略   京杭大运河   保护   城市   文化遗产  
描述: 200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组织一支28人的队伍对京杭大运河全线进行了考察。其中由我带领3位同学,骑自行车于7月5日从北京出发,8月2日抵达杭州。这次考察收集的各种资料仍在归纳和整理之中,希望2006年能够出版面世。尽管时间流逝,[第一段]
京杭大运河快要死了?
作者: 俞孔坚   来源: 今日科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店   景观学   后海   通惠河   景观设计学   世界遗产名录   南旺分水   遗产价值   国家文物局   南新仓  
描述: 生活在北京的人在路过南新仓、后海、通惠河等地的时候,可能已经很少想到,这些地方曾因为一条人工长河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北京这座城市也是因为这条河而迅速繁荣。同样托庇于这条河流兴起的城市在全国有22座。这条河就是始建于公元604年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地位与长城是同等的,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但二者的命运却在近20年发生了巨大的转折。1987年,长城被列入首批来自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京杭大运河却仿佛被人遗忘了。
遗产廊道评价方法—以大运河工业遗产为例
作者: 朱强   袁剑华   来源: 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工业遗产   评价   遗产保护   遗产廊道   大运河   遗产区域  
描述: 遗产廊道构建是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各层次之间应该相互协调和衔接。以工业遗产廊道为例,构建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分别对建构筑物、企业及相关单位、工业聚集区、沿运主要城镇四个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分级。首先将建构筑物单体价值分为遗产点本征价值与其所在工业企业单位的价值两部分,并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加分级。工业企业单位评价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为工业企业单位本征价值与现有保存状态两方面。本征价值根据企业历史文化价值分级,保存状态则通过第一层次遗产点的数量、质量与分布情况进行分级,然后综合两方面进行
基于遗产分布的运河遗产廊道宽度研究——以天津段运河为例
作者: 李春波   朱强   来源: 城市问题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宽度   地理信息系统   天津   遗产廊道   京杭大运河  
描述: 以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为例,利用GIS作为分析工具,对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遗产分布与运河位置相对关系的规律性,即京杭大运河天津段遗产靠近运河分布比远离运河稍有密集的趋势,且与运河紧密相关的文化遗产此种趋势更加明显。基于上述分析,从遗产保护的高效性原则出发,认为大运河遗产廊道的理想宽度应为单侧2-2.5公里。
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
作者: 俞孔坚   奚雪松   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   发生学   遗产廊道   大运河  
描述: 遗产廊道是针对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途径。遗产廊道构成的确定是中国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与管理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发生学方法,通过历史模型的建构阐释了运河在各历史时期演变进程中构成要素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明确了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成及特征。大运河遗产廊道由自然系统、遗产系统与支持系统3大部分构成。作为大运河发生背景,与大运河生态功能维护相关的湿地、林地、农田等区域环境要素构成廊道的自然系统;与大运河漕运功能相关的水利工程遗产,与大运河发生发展历史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大运河无发生学关
历史舆图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大运河遗产判别中的运用:以大运河明清清口枢纽为例
作者: 奚雪松   秦建明   俞孔坚   来源: 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舆图   遗产判别   淮安清口枢纽   空间信息技术   大运河  
描述: 对运河遗产进行判别与登录,是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对运河遗产基本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揭示,则是深入认识运河遗产的根本要求.历史舆图直观地反映了古代运河及其沿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对研究各历史时期的运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历史时代的限制,历史舆图在表达位置、距离、形状等地理空间要素时准确性较差,给大运河遗产的判别工作带来了困难.历史舆图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舆图新绘"的方式对区域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复原,从而直观地揭示出运河遗产的本质特征与演变规律,为运河遗产判别提供依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