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的设计
-
作者:
卢岚
刘牛
刘兴权
年份期号:
2016-第4期
刊名:
新型工业化
关键词:
GIS 空间数据库 文化遗产
- 描述:本文完成了京杭运河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设计,着重谈了总体框架和概念设计。数据库的应用情况表明数据库能有效的支持各种应用。
- 京杭运河常州段水质变化趋势及相关性分析
-
作者:
薛银刚
刘芳
王唯
姜逸
蔡继军
张皓
年份期号:
2016-第9期
刊名:
环境科学与管理
关键词:
变化趋势 不同水期 水质指标 京杭大运河常州段
- 描述:以京杭运河常州段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2010年至2014年近五年的沿线水质变化趋势,并借助SPSS软件对不同水期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的Pearson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五年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不同水期水质变化显著,丰水期较枯水期和平水期水质好;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显著相关,Pearson分析的显著性在0.01水平上。研究为京杭运河常州段的水质改善提供参考。
- 京杭运河山东段全线通航可行性分析
-
作者:
韩巍巍
刘晓玲
袁和平
年份期号:
2016-第10期
刊名:
水运工程
关键词:
全线通航 穿黄方案 京杭运河
- 描述:京杭运河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沿岸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主要研究了京杭运河山东段的建设方案,总结了山东段的航道现状,并依据通航规划指出京杭运河山东段全线通航是必要的。重点阐述了北延段航道的关键技术方案,如线路选择、穿黄工程等,并分析了全线通航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京杭运河大桥应用实例维修加固技术研究
-
作者:
冯昕
年份期号:
2016-第9期
刊名:
建筑知识
关键词:
应用实例 桥梁加固 研究
- 描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交通运输量的迅速增长,必须对桥梁进行必要的维修加固,使受损的桥梁结构恢复其原有的技术功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使桥梁能重新满足交通的需求。
- 京杭运河大桥基础施工中钢板桩围堰工艺的应用及其质量保证措施
-
作者:
袁玲
年份期号:
2016-第15期
刊名:
交通世界
关键词:
施工 钢板桩围堰 京杭运河大桥
- 描述:结合京杭运河大桥基础施工工程,详细介绍了钢板桩围堰工艺的应用。根据研究表明,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明确钢板桩围堰地质条件,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施工,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以保证桥梁基础施工质量。
- 京杭运河丹阳大桥挂篮拆除工艺技术分析
-
作者:
步辉军
年份期号:
2016-第2期
刊名: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关键词:
挂篮 工艺技术 拆除 丹阳大桥
- 描述:文章结合参与项目工程京杭运河丹阳大桥为例,重点介绍了该大桥挂篮拆除工艺技术,望能为相关项目工程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京杭运河(浙江段)航道工程1000t设计船型的确定
-
作者:
陈晓峰
吴加红
年份期号:
2016-第3期
刊名:
中国水运(下半月)
关键词:
设计船型 经济合理性 京杭运河
- 描述:文中从京杭运河(浙江段)航道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根据航道运量预测、主要货种、运输距离及航线走向,从船舶运输经济合理性、工程技术可行性、船舶航行安全性三个方面,对京杭运河采用何种1,000t船舶运输方式进行了综合论述,确定了京杭运河(浙江段)航道工程运输船舶的设计船型。
-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资源再开发的思路与决策
-
作者:
阎逸
夏谊
马欣雅
年份期号:
2016-第4期
刊名:
杭州学刊
- 描述: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资源再开发的思路与决策
-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景观规划发展定位研究
-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16-第5期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关键词:
运河 定位 研究 规划
- 描述:运河原本是沧州市独一无二的景观资源和公共空间,但由于基础设施的缺失和景观的疏于管理,运河边缺少适合市民休闲、娱乐活动、聚会交流的场所、公共空间和多样化景观、活动的现代化公共设施,也缺少提升城市品位、档次的高端现代服务设施和体验场所。现代创新型城市的功能缺失成为沧州城市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建设,让人们很难再找到曾经的运河名称的独特文化风采。城市文脉出现了断层。复兴沧州文化是本设计的重要理念和攻关难题。
- 京杭大运河在聊城“活”起来
-
作者:
胡海涛
朱七七
年份期号:
2016-第8期
刊名:
旅游世界
关键词:
城市旅游 旅游线路 航运功能 张秋镇 工业旅游 开发模式 历史文化遗迹 旅游文化产业 旅游资源 旅游镇
- 描述:京杭大运河,绵延千里,流淌千年。这一条河,早已深深扎根在聊城,深深扎根在聊城人的生活中。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曾给聊城的经济文化带来数百年的兴盛与繁荣,它承载了一代代聊城人文化传承与美好的记忆。随着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航运功能日渐丧失,古运河被历史的尘埃湮没,给聊城人留下一个解不开的心结。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山东段被纳入首批申遗范围的遗产点共15处,其中聊城段就有7处。如今的聊城人,终于又开始自豪地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