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运河:无锡历史文化发展的线型探究
作者: 杨卫泽  日期:2009-01-01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资源保护 历史文化 文化专题研究 古运河 
描述:在古运河历史上,无锡段运河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古运河开凿的发轫之作,它保留了千年以来的原生态风貌和浓郁的江南民俗风情,它作为无锡线型文化的载体,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它对古运河的保护、开发、利用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北运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方略
作者: 车洪军  张辉  张强  日期:2009-01-01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北运河 目标方略 生态修复 
描述:北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曾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运河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以来,生态系统逐步遭到破坏,存在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北运河的生态现状及河道实际情况提出了其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布局和修复方略。
北运河水质达标预测及建议
作者: 侯思琰  刘德文  周品亦  日期:2009-01-01 来源 :水利科技与经济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北运河 达标建议 水质预测 
描述:根据调查北运河流域污水处理情况,以及现状的污染物(COD、NH3-N)入河浓度,预测北运河干流及支流未来水平年污染物入河浓度是否达到水质标准,并提出水质改善的建议。
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1-01 来源 :世界建筑导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 开放空间 总体设计 京杭大运河 设计项目 通州区 城市中心 北京 
描述:项目位置: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区未来城市中心地段项目开发商:新城基业项目设计时间:2005年项目建成时间:2006年项目景观面积:9.85公顷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项目位于通州区未来城市中心地段,京杭大运河从地块南北穿越,形成狭长地块。该项目提出一河两岸、四种时空形态、六大主题开放空间、多条景观通廊的总体设计构思。强调运河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注重滨水空间的处理。
北京北运河分洪枢纽改建工程运用新技术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1-01 来源 :建筑技术开发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北运河 混凝土防裂 工程运用 改建工程 枢纽 技术包 北京市 分洪 
描述:北京市北运河北关分洪枢纽改建工程顺利完工通过验收。该工程将河道防洪标准由原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该工程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为运河注入了生机。这些新技术包括:首次在水闸结构使用了补偿收缩混凝土防裂新技术,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研发了异型、重型石材料的挂贴工艺,使桥梁散发古韵的光芒;河道的部分水体经过人工湿地净化处理,提高了水体的质量;
化学灌浆技术在蓟运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修补混凝土裂缝中的应用
作者: 李亚军  甄守奎  王磊  日期:2009-01-01 来源 :第二届全国化学灌浆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蓟运河防潮闸除险加固工程采用化学灌浆技术修补混凝土裂缝,不仅发挥了化学灌浆技术堵漏止水的特有功能,而且恢复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使用性能,并防止钢筋的锈蚀。应用化学灌浆技术在蓟运河防潮闸除险加固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化学灌浆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各个方面,如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混凝土裂缝修补等。它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关于运河生态文化带建设刍议
作者: 张从军  日期:2009-01-01 来源 :2009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农耕环境 生态文化带 大运河文化 
描述:大运河流经的地区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大运河文化的定位应该是农耕文化,山东段大运河的范围应以河流流域为主体,包括整个山东西部地区。其生态文化带的建设首先是保持住山东西部的农耕环境和自然生态,为山东保持住一片净土,其次要保护好当地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传统中国保持住一片生态文化面貌,扶持和发展以手工艺术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和多功能农业。
关于杭州桑庐和运河小河直街工程施工的心得
作者: 李扬  张民治  日期:2009-01-01 来源 :第二届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杭州桑庐和运河小河直街工程施工的心得
关于北运河通州段水体还清的思考
作者: 曹岳  日期:2009-01-01 来源 :北京水务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北运河 水体还清 通州段 
描述:对北运河生态治理历程、现状及效益进行回顾,明确北运河通州段水体还清的必要性,并就如何还清提出建议。
全面治理北运河 重现古河风采
作者: 黎国文  凌玉梅  日期:2009-01-01 来源 :北京水务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历史文化 环境建设 防汛 资源 
描述:北运河的治理已经列入北京市综合环境和水系规划中,从治理的理念上,应将河道防洪的功能建设与水资源治理利用和环境建设齐头并进,将河道上的病险闸拆除重建,同时采用国内外的新技术、新工艺治理北运河的劣Ⅴ类水质,还清河水,并开发环境建设,将防汛、资源、环境建设相互结合,使千年古河重焕活力,促进流域地区内的可持续发展。
< 1 2 3 ... 1642 1643 1644 ... 1981 1982 19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