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运河文化这厢看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①②③本市首家运河文化博物馆——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昨天建成,预计本月内向市民开放。博物馆展出文物300余件,展现运河丰富的历史文脉及运河文化对天津的影响。图①讲解员讲述运河两岸农民生产生活的变化。图②“运河”在观众脚边“流淌”。图③市民购买酱菜的生活场景模拟。本报记者刘乃文摄
-
在南运河溜达出文化味儿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历史学者陈克为参与者讲述南运河沿岸景观的历史五大支流不知哪五河运河文化缺失别忘本活动发起人之一的文史学者周醉天向记者介绍,当前很多外地游客来天津旅游都是被九国租界的历史文化、异国风情的洋楼遗韵所吸引,自然像五大道、意式风情区、欧式风情区等等景点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通过这次“五一”小长假的客流就很直观
-
运河桃花文化旅游节开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今天上午,第26届运河桃花文化旅游节在红桥区桃花园正式开幕。本届桃花节上,市民除了观赏桃香争艳外,还可欣赏以桃花为主题的文艺表演、书画笔会、非遗表演、民间花会、摄影比赛、河北工业大学学生社团展演等文艺活动。传统民俗节目“花朝节”庆典活动首次亮相桃花节,古香古色的汉服表演让游人们领略到汉学文化的魅力。
-
去陈官屯品味运河文化
-
作者:
李治邦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天津静海县陈官屯是个文化名镇,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记录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南运河从这里流过,滋润着两岸每一寸土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陈官屯人。陈官屯有24个村,其中23个村在南运河畔。陈官屯地处要塞,自隋唐以来,漕运地位举足轻重。而西钓台的西汉古城遗址、曹村大佛寺、纪庄子战国古墓以及张官屯官窑等二十
-
“北运河之夏”和谐文化大舞台优秀节目展演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第11届“北运河之夏”和谐文化大舞台优秀节目展演活动日前在北辰区举行。来自专业院团的演员和乡镇文艺爱好者表演了歌舞、相声、戏曲、杂技等文艺节目,引来十里八村的村民到场观看。本报记者高山摄
-
“大运河载来的城市”有根据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公里参加申遗成功,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继长城之后,天津有的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此次,申报世界文化遗
-
京津冀联手打开“运河记忆”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刘桂芳)“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开幕式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颁牌仪式,昨天上午在西青区杨柳青镇光明大殿举行,西青区2015年“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
-
天津运河遗产
-
作者:
陈雍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在2014年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天津境内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从山东临清北流至天津
-
《天津运河故事》上午首发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高羽实习生侯蕾)今天上午,《天津运河故事》首发式在市档案馆举行。该书由市档案馆主编,是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后,沿河27个城市档案部门首次推出的大运河历史文化著作,也是第一本整体描述天津运河历史文化的著作。该书共分“运河变迁”、“漕运沧桑”、“史迹遗踪”、“村镇辉光”、“历史风云”、“名门彦杰
-
乘仿古游船 看运河风光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北运河北辰段画舫游船日前开航,游客可乘船沿北运河带状公园欣赏运河两岸风光,感受北运河悠久的历史文化。雷风雨文高山陈立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