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77 条
-
让运河名城的古今设计根冠相连:在2011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首届全球设计城市峰会主题论坛上的演讲
-
作者:
单霁翔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运河申遗
城市设计
城市文化理想
-
描述:
城市设计影响着城市的品质、美学价值、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古代城市设计留存在城市类文化遗产中。历史性城市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点,在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历史文脉。大运河申遗使许多沿线城市在思考如何控制变迁,强调延续,传承文脉,维系生态。
-
礼京杭大运河与北京水利得失
-
作者:
周晨
来源:
大自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人
北京城
水利
京杭大运河
传播者
中华文化
-
描述:
老北京人有句俗话:“北京城是漂来的”。因为北京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运河上不仅漂来了中华文化最顶尖的载体:清香悠远的茶叶、衣被天下的丝绸、名扬世界的陶瓷,还漂来了中华文化最优秀的传播者:文人墨客、政坛骄子、名商巨贾。
-
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双重影响下的运河老味道
-
作者:
李志剛
来源:
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老味道
运河饮食文化
商业文明
农业文明
-
描述:
大运河文化是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结合的产物。饮食文化不能不受农业文明的影响,而运河商业与农业的互根性,慢慢地侵染和影响了运河饮食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但这种侵染和影响只是潜在的,在农业生产领域、商业
-
《运河名城·临清》出版发行
-
作者:
戚树林
王际成
来源:
春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政协
出版发行
人文景观
学习委员会
文物古迹
饮食文化
大运河
名城
-
描述:
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山东临清市政协共同编辑的《运河名城——临请》一书近日出版发行。该书以大运河深厚悠久的漕运文化为背景.通过翔实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记载了临清作为明清时期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遗留下来的大量文物古迹以及当代人文景观、民俗风物和饮食文化。是一部展现地方独特文化品格和城市魅力的力作。
-
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申遗与保护利用研究
-
作者:
朱瑞增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郑州荥泽枢纽
隋唐大运河
申遗保护利用
-
描述:
对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遗址进行了考证和研究。经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遴选考察推荐,其成为中国大运河申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中国大运河申遗河南郑州段的历史空白。提出了对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具体措施,为推进中原经济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
我市运河开发渐入佳境
-
作者:
孔瑗
晓颖
来源:
德州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孔瑗晓颖通讯员孝玉庆伟)九龙湾公园游人如织,运河文化广场历史韵味浓郁,寒绿园、永和塔、古风商贸区等工程全面开工。今年以来,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打响文化运河、生态运河、休闲运河三张牌,通过市场化运作,全面启动运河开发建设。“大运河积淀着德州历史文化的精髓。我们开发建设大运河,就是追寻德州古老
-
《中国运河之都——济宁》展览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中国运河之都——济宁”大型展览,借鉴新的展陈理念,以历史文献和客观的文化载体为基点,围绕运河之都地位的确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着手,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历史文献,将大运河丰富的运河文化以及
-
办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晚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陶敏王鑫)昨天,《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简报通讯员培训班在扬州开班;全省文化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在扬州召开。两者都是为文化事业出谋划策。《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简报是大运河申遗的重要宣传平台。昨天,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通讯员相聚扬州,探讨文化遗产新闻宣传的方式,交流、分享大运河申遗工作的成果和进
-
杭州运河修缮历史遗存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宁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记者从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共修缮历史遗存约22.4万平方米。随着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有序推进,运河申遗已由地方、部门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将成为我国近期一项重大文化工程。运河申遗要取得成功,离不开运河历史文化遗产和工业遗存的保护和修缮,作为大运河流淌而过的城市之一——杭州
-
聊城打造 “运河古都”品牌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商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商报消息(记者朱德蒙)位于我省西部的聊城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和京杭大运河沿岸,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如今聊城市南北文化杂糅融汇的特色。聊城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个。运河沿岸、黄河冲积区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聊城成功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文化品牌。
<
1
2
3
...
7
8
9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