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43 条
-
让大运河保护利用深入人心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祝贺大运河申遗成功,这不仅是世界对大运河历史与现实作用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扬州人呵护大运河的精神、对扬州城市文化、特色个性的认可。”昨天,第三次来扬的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唐国强评价道。“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后,大运河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又进入了新阶段。”唐国强说,希望扬州继续发挥牵头作用,让
-
四条运河精品线游扬州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吴涛)为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江苏领略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之美,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整体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形象推广,充分利用大运河成功申遗的文化价值及辐射影响,我省近日开展了大运河江苏段精品
-
“大运河第一城”如何擦亮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日前,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扬州电视台、扬州电台、扬州网等共同承办的第49期《市民论谈》举行,我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文史专家和市民代表共同探讨大运河申遗成功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本报今摘要刊登。“大运河第一城”首先要做好遗产保护主持人:扬州是不是“大运河第一城”?如
-
“大运河第一城”走向世界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而生的城市,和大运河同生共长。人们形容扬州为“大运河第一城”。扬州长期以来坚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
“大运河第一城·行走”启动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向家富)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十年磨一剑”终圆梦。昨日,由扬州晚报组织策划的“大运河第一城·行走”全媒体大型采访活动出征。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市旅游局等单位领导出席仪式。扬州,大运河的“原点”之城;对扬州人而言,大运河不仅是课本中的知识,更是
-
“运河清风”扑面来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下了邵伯大马头,穿过别具韵味的条石街,站在郁郁葱葱的甘棠树下,远远就能看到遒劲有力的“勤”“廉”二字,镌刻在江都邵伯大运河畔的石墙上,一股质朴和谐的“运河清风”扑面而来。这就是扬州运河廉文化传承馆,一个陶冶情操、净化身心的好去处。与一般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不同,传承馆里看不到让人触目惊心的反面典型。进入
-
《大运河》聚焦扬州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央视纪录片《大运河》截图。本报讯(记者王璐)昨晚,由中央新影集团、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等单位,历时近三年的筹备、拍摄、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将中国首个活态性世界遗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运河历史风情再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昨晚播出的纪录片第一集“千年水道”
-
《运河吟》雕版入藏双博馆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日前,由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扬州国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集产城共同出品的史上面积最大雕版印刷单版版片《运河吟》入藏扬州双博馆。据介绍,《运河吟》雕版长2.5米、宽0.6米,由张宽作画、曹永森作诗、芮名扬书写、陈义时雕刻而成。当天,几位主创悉数到场,见证该雕版作品入藏扬州双博馆。王卓摄
-
160首诗词展运河千年画卷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茱萸湾公园。(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孔茜昨天,历时一年筹备、创作的《诗画大运河》一书由广陵书社正式出版面市。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的历史、人文以及代表古诗词在书中被详尽介绍,流淌千年的运河得到了一次完整的历史梳理,这也是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的名篇佳作首次被汇为一集。“大运河是扬州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在保护
-
17城同放风筝祈福运河申遗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吴涛)近日,由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等主办的首届中国运河城市祈福运河申遗风筝联谊表演在北京通州举行。来自扬州等17个运河城市的风筝爱好者共同放飞风筝祈福大运河申遗成功。活动当天,包括扬州
<
1
2
3
...
7
8
9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