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05 条
-
运河,残缺的辉煌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1月24日,正值我市运河文化研究会换届之际,来自社会各界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议大运河开发保护新局势,气氛热烈,兆示着新一轮运河文化热潮的再起。再次当选的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张自义表示:“作为一个社会团体,要做到‘有为有位’,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形成千军万马
-
运河名城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时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扬州,坐落在浩浩长江与千年运河的交汇处,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一年一度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已成为扬州对外开放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品牌。同时也成为展示扬州文化魅力的独特窗口。扬州是“中国运河第一城”,古邗沟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扬州成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牵头城市。现在,5
-
中国大运河与欧美运河遗产的比较研究
-
作者:
顾风
孟瑶
谢青桐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线路
中国大运河
比较研究
-
描述:
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线路作为新型世界遗产种类已经受到国际社会及专家的认同和关注,进而论证了中国大运河所体现的文化线路特征,揭示了它代表着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着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
-
大运河与扬州的整体保护
-
作者:
孟宪民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区
相结合
整体保护
遗产保护
大运河
中国历史发展
保护修复
扬州
考古
世界遗产
-
描述:
大运河与扬州的整体保护,是考古的大课题,更是国家遗产保护的大课题,急需采取综合性的决策与行动。二十年前热播的电视节目《话说运河》,极大的增进了我们对大运河的了解。也是在二十年前,我国遗产保护法律增加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国家公布扬州在内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
-
略论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城市社会风气的改变
-
作者:
王滨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气
大运河
城市
商业
-
描述:
明清时期,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山东西部运河地区出现了以临清、德州、东昌、济宁为代表的著名的工商业城市,随着这些城市商业的繁荣,它们的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上的崇奢之风日胜。二是城市市井文化的兴起,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三是城市商业文化的兴起。
-
浮雕镶嵌古运河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古运河上的浮雕。张孔生摄昨天,文昌花园社区举办运河图片展。郑翔王卓摄本报讯(记者孔生)古运河下沉式广场文化长廊建设进入后期施工阶段,记者昨天在现场发现,400米长的挡土墙上,已经镶嵌了19幅反映扬州地方文化特色的浮雕,而扬州的特色工艺砖雕、石雕等也走进了古运河。(下转A3版)(上接A1版)一幅又一幅
-
运河发现古桥11座
-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乡导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古桥是运河镇的一大水乡特色文化,为挖掘保护幸存的古桥,在去年文物普查的基础上,该镇今年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有利时机,再次对古桥进行了完整性普查登记,发现挖掘出了乾隆三十一年重修的亭趾长福古桥、民国年间的五杭玉露桥等11座百年以上的古桥。图为五杭集镇的玉露桥。通讯员徐裕春
-
运河情缘 百家翰墨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淮安讯郁建伟运河情缘、百家翰墨·沿运河城市书画(淮安)展于9月24日在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开幕。第四届大运河文化节由周恩来故乡的淮安承办,借此,江苏省文化厅和淮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此项展览。本次参展的作品全部来自沿运河24城市的140多位书画家之手,代表了沿运河城市书画创作的整体实力和专业水准。
-
运河申遗是全民活动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帕姆?布埃尔本报记者周莹加拿大的里多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呢?昨天,本报记者专访加拿大里多运河自然文化遗迹管委会公关与项目经理帕姆?布埃尔女士时,她说:“在加拿大申遗道路上,来自社会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很难将申遗工作推进。我觉得扬州在这方面的工作也
-
廊坊:运河产业带
-
作者:
平加祥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业带
北运河
京津冀
通信
重点发展
汽车零部件
装备制造
现代服务业
廊坊市
现代制造业
-
描述:
大运河自天津入廊坊,穿廊坊北部地区入北京通州,连接东西,融汇京津,北运河廊坊段全长21.6公里,与京津两市历史上源远流长,文化上一脉相传,随着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
<
1
2
3
...
5
6
7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