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运河北段:“通则不痛”能否实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据新华社电作为新晋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中国大运河在济宁以南部分依然发挥着重要航运功能,运力与京九铁路相当。但在济宁以北段落,大运河却已断航多年,不少地方出现污染、干涸等衰败现象。作为活态世界遗产,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恢复和保持通航才是对大运河最好的保护,那么,就济宁以北段落而言,“
让济宁人记住的运河官吏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站在运河岸边,看着这条穿城而过的古河,不禁开始想象数百年前济宁“百货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的繁荣。虽然今天无法看到运河上的繁荣景象,但这条为济宁带来巨大经济、文化财富的老运
省级专项规章保大运河永不“断流”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记者于国鹏通讯员许鑫报道本报讯由印度籍专家莉玛·胡贾女士率领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组,日前对我省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对已经实施的工程、取得的经验成果和我省正在启动的“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这也是明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前唯一一次实地考察评估
运河大鼓重现古运河畔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增群鹿广报道在台儿庄运河古城,每天都能听到一位老人铿锵有力、韵味十足的大鼓唱词。他就是运河大鼓丘祖龙门派第18代传人、今年73岁的孙业德老人。运河大鼓,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7年运河大鼓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枣庄运河湿地景区升级改造工程启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记者高晓雷报道本报枣庄讯日前,记者了解到,枣庄运河湿地景区启动了新一轮升级改造工程,以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服务功能,带动和辐射景区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据悉,此次升级改造工程投资近2000万元,启动“运河游”项目,拓宽航道3000米,修建码头4个(内河码头2个,运河码头2个),购置高档游轮2艘。修建占
运河之都志愿者联盟成立
作者:   尹彤   王世友   范培倩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记者尹彤通讯员王世友范培倩报道本报济宁讯3月1日上午,运河之都志愿者联盟成立仪式暨23届省运会任城区青年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在文化广场举行。参加活动的有运河之都志愿者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志愿者代表和任城区各级团干部,共计400余人。新任城区成立后,两区的志愿服务资源进一步整合,志愿者队伍也进一步壮大到3万
46幅诗书画作品赠予运河博物馆
作者: 高田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聊城讯11月4日,巴山诗书画作品展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简称运河博物馆)落下帷幕。由于参观者众多,本次作品展整个展期比原计划延长了5天。展出结束后,巴山将46幅书写、描绘聊城风光和历史人物的诗书画作品赠予了此次展出的承办单位运河博物馆。运河博物馆馆长陈清义告诉记者:“像观展人数这么多的个人书画展
聊城欲现运河往昔盛景
作者: 李梦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王兆锋胡海涛聊城,曾因京杭大运河而名重一时。明清年间,这里“舟楫如云,帆樯蔽日”“八百斛之舟迅流无滞”,兴盛的漕运带来400年的繁荣。以水带文,以水带经,以水带景,以水带业,以水带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运河如今已成为沿线广大城市旅游开发的金字招牌。然而,如何在传统运河旅游资源与现代旅游发展中找到
< 1 2 3 ...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