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冯和年与他的运河情缘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冯和年(中)在展示运河系列作品无锡是中国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无锡先民傍水而居,水街相依,构成了江南清秀的骨架,历经千年风霜的大运河在城市的血脉中生生不息,也孕育了江南独特的运河文化。冯和年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特定的人文环境,接受着运河文化的熏陶。他对运河有不解之缘,从小就在运河边吃运河水长大。六
佛教在大运河沿线的传播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古刹香炉(油画)安德烈·雅郎斯基绘闫卫平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薪火相传2000余年。大运河作为活态文化遗产,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物质载体。佛教传播是文化传播的特殊形式。佛教在大运河沿线的传播体现在:第一,物质形态层面的佛经译注,寺庙、佛塔等建筑;第二,制度层面的佛教规
回首大运河申遗路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侯杰时间的脚步匆匆而过,2012年转瞬即去。2013年1月,大运河申遗文本将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运河申遗将进入最后的申报阶段。岁末年终之际,《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十四、十五版奉献给读者
江南大学运河考察小队启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6月16日,在《中国文化报·大运河专刊》的支持下,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11名同学在许轶冰副教授的带领下,正式踏上了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的考察之路。此次考察为期3周,主要围绕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运河人家生存状况调查两个主题展开。考察小队沿运河步行途经锡山大桥、蓉湖大桥、吴桥、运河公园
两位法国学者的运河情怀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刊记者杭州巧遇阿兰·亚麦提波第·于贝尔作客本刊编辑部8月6日,法国教育部监察员波第·于贝尔在巴黎第五大学社会学博士、江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许轶冰的陪同下,来到《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编辑部进行交流。曾经在法国米迪运河岸边生活的波第&mi
隋唐运河古镇 精致淮北人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隋唐古镇景观之一:五凤三阁(展示中心)余莉为了加快城市转型、建设精致淮北,弘扬和传承运河文化,打造淮北运河名城亮丽的城市名片,带动全市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利用,提升淮北在皖北乃至中原地区旅游市场中的地位,2013年10月28日,安徽省旅游集团与淮北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启动淮北隋唐运河古镇文化旅游综合项
汶上大运河科技馆成科普教育基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近日,山东省汶上县大运河科技馆被命名表彰为“星级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汶上县大运河科技馆以文物史料与高科技巧妙结合,以沙盘、多媒体、三维动画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反映和展现大运河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力求
无锡百亿元打造中国运河城市名片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南长古运河夜景无锡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它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长40多公里,纵贯无锡中心城区。今年9月,古运河无锡段已接受申遗初评,南长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中国大运河沿河18座城市的申遗
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就这样一直演下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苏丹丹6月11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一天,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为表现题材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也是自2014年5月首演以来的第95场演出。两年来,这部由
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驻浙江记者苏唯谦)近日,由中国新闻社、杭州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旨在为大运河沿线城市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沿岸城市经济带区域合作,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以“活世遗·通文脉·游运河”为主题的中国大运河国际高峰论坛,吸引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文
< 1 2 3 ... 5 6 7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