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运河明珠吸引市民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安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淮安市中心的文化宫·运河明珠项目自9月7日举行盛大开盘仪式以来,众多市民前往该项目位于市区承德北路的文化宫·运河明珠接待会所,了解里运河畔新添的高层景观。本报记者曹政摄
保护我们的大运河
作者: 单霁翔   来源: 中国政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利灌溉   文化遗存   中国历史   古代文化   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秋时期   保护  
描述: 的生命线,也是贯穿南北流动的血脉。大运河及其沿岸丰富的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古代文化长廊”。
我们应当怎样保护京杭大运河
作者: 阮仪三   来源: 中国三峡建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输通道   分布区   世界历史   中国文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   京杭大运河   保护  
描述: 作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文明的一座桥梁,大运河成为了独特的文化遗产路线。同时,因为在经济高速发展中保护与破坏的博弈,这种古老到接近垂暮的历史文化遗产正濒临着危境。它就那样默然无声地纵贯南北,无数人家平静地生活在运河两岸,千百年来演绎着一种活的文化景观。
中国运河博物馆
作者: 鲁辽   来源: 中国水利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南水北调东线经过的山东聊城,新近落成了一座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分陈列区、收藏区和研究及学术交流区3个功能区域。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流经聊城的西部。元代会通河纵贯聊城腹地,为聊城带来了数百年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形成了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
来到运河终点――杭州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经历了7天的长途跋涉,“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沿着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印迹抵达运河终点――杭州。昨天上午,“中国文化之旅”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广场举行了此行的第四次捐赠仪式,捐赠20万元用于大运河博物馆的资料收集与研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南丝竹、杭州评词的保护与传承。运河游需融入互动项目位于运河最南端的
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
作者: 依凡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都   农耕文明   水城   聊城   京杭大运河   生态   黄河文化   商业文明  
描述: 广袤无际的鲁西平原,古老而又神奇。黄河哺育的农耕文明、黄河文化,京杭大运河滋养的商业文明、运河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共同孕育了一座璀璨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活力与魅力兼具,古韵与今风共存构成了聊城的独特之美。
淮安:运河之都的人文价值
作者: 季祥猛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人文价值   盐文化   最大规模   淮安   文化内涵   历史上   京杭大运河   繁荣   城市  
描述: 一、运河之都七大文化内涵第一,淮安运河水利文化。淮安一直是大运河上的枢纽城市,最早的一段大运河——邗沟的开凿与此有关,淮安还是国家治河保运的衙署所在地。曾为河道总督行馆,很多治水名人在淮安留下丰功伟绩。
嘉兴:江南水乡 运河名城
作者: 张硕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兴   景观带   南湖   运河文化   历史   运河水   明代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   江南水乡  
描述: 贯穿嘉兴境内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河床最稳定、历史最悠久的河段之一。对现有的与尚可开发利用的运河文化资源进行组合开发,对实现把嘉兴建设成有江南水乡地域特色的运河文化名城还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沿着运河,领略古镇风情
作者: 马荣壮   英英   李子平   边伟虎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过街楼   杨万里   运河文化   广济桥   历史   古桥   京杭大运河   江南水乡   河口   杭州  
描述: 有人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确实,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经历了上千年的沧桑风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积淀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
大运河与济宁日常生活审美化
作者: 伍波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生活形态   大运河   济宁  
描述: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济宁城市与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济宁市民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审美取向等,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提升济宁市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 1 2 3 4 5 6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