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纪念大运河申遗成功两周年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沧州人民为之欢欣相庆。两年里,我们和众多的运河爱好者相约《运河风情录》,重走沧州段运河,用镜头和笔触见证这条河的风景、物候、史诗、传奇,以及沿途所有的色彩、气息和生活情调。越是行走运河,越是爱上运河;越是爱上运河,越想了解运河
脚踏车下的“大运河申遗”途经沧州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申萍)昨天,2013年第三次环大运河骑宣队到达沧州。昨天下午,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上,家住江苏省常州市的骑行者羊国文和金成全,向沧州市民展示盖有途经城市申遗部门大红印章的地图,上面写有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入围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张伟)日前,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我国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其中,京杭大运河我市到德州段河道成功入围,同时东光县连镇谢家坝成为首批遗产点。2006年国务院将大运河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启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沿线省市的132个遗产点、43段河道一起打包申遗。此次,经大运河保护
绿色“长廊”绕运河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运河区秉持“种树就是种经济,种树就是种生态,种树就是种环境,种树就是种文化,种树就是种景观”的理念,通过土地流转、造林奖补等措施,今春新增造林面积2万余亩,实现了“政府要绿,群众得利”,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增加了砝码――质朴的乡村、笔直的公路、幽静的运河……绿色渲染下的运河区温馨
千年盐业史见证运河沧桑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日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南鲁北水路要津大码头。隋唐以后的沧州,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的区划变动,辖境渐小,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少年运河主要为军事服务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日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主持:历史上的沧州因水而生,因水而盛。沧州自诞生以来,就与大海、大河(黄河、运河)结下不解之缘。水,钟灵毓秀,孕育了沧州灿烂的历史经济文化。李学通老师曾著《运河与城市》,以一个文学家的眼睛观察大运河
探寻运河风情传承千年文脉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运河区“行走大运河爱我新沧州”主题活动侧记阳春三月,风光正好;清风徐来,杨柳依依;大运河畔,水流潺潺。行走大运河,爱我新沧州!4月9日,伴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运河畔清风楼处“行走大运河爱我新沧州”的大旗高高飘扬,由运河区区委宣传部和运河区文联共同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在此出发。部分文化人士、摄影爱好
提升志愿服务打造“大爱运河”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沧州国学院院长、大运河书院院长田松林:中华民族一向注重精神建设,“凡是人,皆须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志愿者队伍的兴起,也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要想使志愿服务工作正规化、制度化、常态化,必须从人们的思想精神建设上
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狮城上演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日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傅强)当优美的舞蹈与深厚的运河文化相结合,就会激荡起人们心中强烈的家乡自豪感。昨晚,沧州大剧院内座无虚席,掌声不断,由杭州歌舞剧院创作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在这里精彩上演,市领导商黎光、李继中、宋有洪、辛书华、李丽华、王彦珍与近千名各界群众一同观看演出,共同感受历经沧桑的运河文明。本次
喜看运河换新妆
作者: 暂无 来源: 沧州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10月18日,经过6个月的紧张施工,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南运河市区示范段整治工程正式竣工,向市民开放。治理后的大运河,既充分延续了运河历史文脉、彰显了沧州的运河文化,又与绿化亮化等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绘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