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流淌在京杭大运河的茶文化
作者: 姚国坤   梁婷玉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茶商   西湖   碧螺春   地理位置   龙井茶   京杭大运河   茶文化   杭州   乾隆皇帝  
描述: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它肇始于春秋,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至元代时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如今,虽经历2400余载,仍然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全长约1794公里,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大运河。
从运河文化到淮安精神
作者: 黄银花   赵仕奇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淮安精神   运河之都   运河文化   淮安   城市  
描述: 从运河文化到淮安精神
古运河镇江段历史文化信息析论
作者: 万迟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题   建议   古运河   综合开发  
描述: 古运河承载了镇江从古到今的财富与文明,记载了镇江的历史变迁,是镇江具有垄断性的文化资本。这条母亲河使得镇江城市风貌具有个性。近年来,镇江市政府大力实施了污水截流工程,古运河水逐步变清。就目前古运河镇江段及滨河空间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综合开发古运河镇江段提出了建议。
关于打造南运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景观带的思考
作者: 宋国强   魏智敏   吕胜宾   来源: 2010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南运河是历史上南北大运河的下游河段,过去水量丰沛,鬏运畅通,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断流.为恢复运河原有功能,并为南北大运河“申遗”做好准备,建议搞好水量调度,增加引黄水量和引江东线生态供水指标,进行规划治理,搞好社会融资,增强水利景点,打造南运河历史文化景观带,提升城市品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国际留学生参观运河博物馆品运河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拱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通讯员周佳)12月1日,近30名来自印度、伊朗、韩国、马来西亚、美国、中非等16个国家的国际留学博士生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詹天祥一起参观运河博物馆,品味中国大运河的悠久
作为文化线路的京杭大运河水路遗产体系研究
作者: 王建波   阮仪三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线路   交通线路   京杭大运河   水路遗产  
描述: 根据《文化线路宪章》对交通线路的内容解释,结合各类历史志书的记载与图绘,以及京杭大运河本身的工程特征,京杭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三个主要内容之一——水路遗产体系,仅是只指这一水利工程本身及其附着构筑
古老运河文化今又绽放生机
作者: 王冰   来源: 城建档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运河   运河文化   主城区   发展规划   德州市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   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研究   伟大创造  
描述: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这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
暮游运河文化广场(新声韵)
作者: 李德文   来源: 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运河   新声韵   虹桥  
描述: 千里京杭运脉通,虹桥暮霭锁银龙。春风不复裁宫锦,入夜华灯映水明。
鲁南运河文化寻根之十一 寻找运河花鼓
作者: 暂无 来源: 枣庄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程丽|高启民|陈冰戏兴大运河明清两朝是运河台儿庄段最为繁荣的时期。尤其是清代,中国地方戏曲迅猛发展,经济的繁荣发展和艺术氛围的浓郁,为新的艺术形式萌芽生长、开花、结果提供了极大便利。《峄县志》记载:“光绪年间,渔鼓伴奏,观者围坐,场无虚席,声誉卓著。……乡村亦有竹马、秧歌、诸戏、金鼓喧闹。”农耕文明
城建彰显运河特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聊城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临清讯临清市立足丰厚的运河文化资源,在城市建设中增强“文化元素”,彰显运河文化特色,全力打造“运河名城”。2009年,全市在文化公用设施建设中共投入资金达5亿元。科学制定城镇发展规划。该市充分挖掘
< 1 2 3 4 5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