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济宁描绘明清运河中枢城市风貌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赵玉正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它的外形和神韵,展现着文化传承的血脉。外形是城市的布局,即建筑风格、市政设施、交通状况、居民生活状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等的总体形态表现。这些应该是经过长时期历史
推进大运河流域曲艺学术交流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济宁讯(记者杨兆锋通讯员高震)记者日前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曲艺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强化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传承运河流域的传统文化,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首届“大运河流域曲艺学术交流展演及研讨活动”
运河,残缺的辉煌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编者按:1月24日,正值我市运河文化研究会换届之际,来自社会各界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议大运河开发保护新局势,气氛热烈,兆示着新一轮运河文化热潮的再起。再次当选的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张自义表示:“作为一个社会团体,要做到‘有为有位’,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形成千军万马
以老运河为串联,打造白衣尚书故里
作者: 崔璐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白衣尚书郑均研讨会之后,与会者济宁市旅游协会耿仁海给《文化周末》发来邮件谈了自己的想法。耿仁海在邮件中提到,打造白衣尚书故里,充实政德教育基地,以及老运河水系的利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
市中区“四个突破”精心打造运河之都
作者: 王贵跃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近年来,市中区紧紧围绕运河之都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依托融南汇北、丰富璀璨的运河文化,在宣传促销、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品以及旅游服务四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逐步成为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运河之都。一是实现了宣传促销新突破。运河之都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后,引导社会各类资本相继注册成立了“运河之都演艺公司”、
济宁运河梦 广场零距离
作者: 赵星灿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5月23日至24日,由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济宁日报社、济宁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传承运河文明,建设首善之区——说说咱济宁人的运河梦”大型展览,在济宁文化广场举行。展览从源远流长说运河——运河开凿、发展和兴盛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因水而立”话济宁——“依河兴市”创造了济宁历史的辉煌,特色文
“运河之都”品牌靓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张磊吕婷贵跃)“一城风光游人醉,十里繁华因河兴。”这是古人对素有“运河之都”之称的济宁市区的生动描写。现今,市中区紧紧抓住京杭大运河“申遗”和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借运河之力,兴文化旅游产业,开创了运河文化的新繁荣。历史上的济宁是“东鲁之大郡,水路之要冲”,在
《崇礼先师》鸟虫篆书法展在运河音乐厅举办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济宁讯(记者张静通讯员黄秀杰)9月25日,由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鸟虫篆术研究院、济宁市文联共同举办的《崇礼先师》中国鸟虫篆书法展,在济宁市运河音乐厅隆重展出。这是祭奠孔子对中华文明做出贡献的最好
《遇见大运河》首献我市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济宁讯(记者李允通讯员侯劲松孟瑾)6月27日、28日晚,以大运河历史文化及运河保护为主题,追寻先祖文明的足迹、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民族情操为背景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将在声远舞台倾情上演。据了解,《遇见大运河》是由杭州歌剧舞剧院集合社会各界力量,历时三年创作完成的。该剧由著名编导崔巍携200
保护运河 爱我济宁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6月6日上午,济宁银行杯“保护运河爱我济宁”知识竞赛决赛在济宁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本次竞赛以“保护运河爱我济宁”为主题,是为迎接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配合“2010中国运河年系列活动”而举办的。此次竞赛活动内容紧扣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旨在宣传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增强公众对大运河遗产保护意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