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我市将启动大运河保护与环境治理
作者: 暂无 来源: 常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大运河本体修复中的梅香墨园(东第园滨河驿站)。绿化节点的西门水驿陶家村绿地。本报讯如何保护和展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构筑历史文化长廊、优化生态景观格局,已成当务之急。昨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宝中和副市长史志军带领市城乡建设局、规划局、文广新局等部门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文保专家,对大运河保
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就这样一直演下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苏丹丹6月11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一天,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为表现题材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也是自2014年5月首演以来的第95场演出。两年来,这部由
新运河号子唱出副中心的范儿
作者: 暂无 来源: 京郊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高珊珊)通州区规模最大、群众参与度最高、举办时间最长的运河艺术节,日前在通州区文化中心开幕。此届艺术节将历时28天。目前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闪亮的文化名片。第七届通州运河艺术节上
扬州运河“朋友圈”增至65个中外城市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时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运河城市论坛记者吴丹田文荟/文孔棋/图明月初升,古楼安详,绚丽画舫运河凌波,百年石板,小木格窗,花甲老人门前闲坐……走近大运河,仿佛徜徉于一幅浓墨重彩且意味隽永的画卷中。2014年6月,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既是一座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如何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运河文化资源,实现更
一代“兵仙”韩信的运河之缘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海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韩信城遗址高方清老人在韩母墓前介绍情况里运河是漕运历史上一条重要的运输通道,同时也是一条有着深厚人文积淀的历史之河、文化之河。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以来,淮安地区就逐渐成为沟通南北的水运要津
悠悠古任城熠熠展新姿 ——“儒风运河”新媒体采风活动走进任城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李朕葳刘伟栋通讯员朱宏4月20日,由山东省旅游局主办的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新媒体营销系列活动“儒风运河”新媒体采风活动第三站走进济宁任城区。来自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大众网等中央、省市各级2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代表共28人先后参观了太白楼、东大寺、宣阜巷景区,对济宁的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进行了
运河博物馆展览入选全国推介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聊城1月4日讯(记者凌文秀)近日,记者从聊城市文广新局获悉,在2015年全国博物馆展览季活动中,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的《中国大运河山东段保护与申遗成果图片展》和《契约文化专题展览》成功入选
运河大码头 遗址公园动工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毛群英)近日,高邮市界首运河大码头遗址公园举行奠基仪式。该工程是界首镇今年重点打造的城建项目之一,也是保护运河文化遗产、建设沿河休闲公园的一个大手笔,将成为彰显该镇厚重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又一重要载体。运河大码头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后,将为界首百姓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广大游客增添了历史人
运河古镇“五凤三阁”落成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丁贤飞)近日,隋唐运河古镇、中央新影影视基地“五凤三阁”落成仪式暨项目建设推进会在淮北举行。本次揭牌的“五凤三阁”景区,是隋唐运河古镇项目的标志性建筑群,由“五凤门”“三佛阁”两组建筑群和周边水面广场景观组成,景点具备再现运河文化、智慧体验、互动体验、文化体验、民俗展示等五大功能,是淮北
运河故事:流金淌银的大运河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拱墅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京杭大运河对于拱墅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它周边遗留的古老建筑,还是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都值得我们好好保护和传承。现在大运河成功申遗,运河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张“金名片”。得益于大运河的滋养,如今的拱墅区,通过转型升级,运河沿岸生长着新的产业,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文化软实力在提升,居民的生活配套也大
< 1 2 3 ... 35 36 37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