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20 条
-
弘扬大运河水文化打造沧州水城文化
-
作者:
张卓
吕胜宾
张丽莉
来源:
河北水利学会2010年城市水利与水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京杭大运河养育了沿岸的人民,工业、农业、航运兴旺发达,被人们誉为"富河沿".近年来,大运河下段南运河普遍存在水少、水脏等问题,尽快解决水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使南运河常年有水.该文结合南水北调的有利时机,对打造沧州水城.提出了几点看法.
-
苏北运河文化产业带构建
-
作者:
刘怀玉
栾虹
来源:
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科技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运河
产业带
文化产业
-
描述:
苏北运河文化产业带是"运河申遗"金字招牌。其主要定位:以大运河为主轴、以运河名城和文化产业园为依托、以旅游博览休闲文化产业为基础、以创意文化、影视音像业、演出业为特色的运河文化产业带;具有江苏风格
-
淮安运河文化遗产现状调查和价值评估
-
作者:
李倩
程杰
徐业龙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状评估
淮安
运河遗产
-
描述:
在京杭大运河2 000多年的发展史上,淮安一直处于重要的转轴地位,境内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运河以及相关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呈现出绚丽多姿的运河文化风貌。随着运河申遗工作的展开,将淮安运河遗产纳入自然
-
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善用运河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顺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近年来在妥善保护运河古迹的同时,大力挖掘运用运河文化,推动了现代商业繁荣,实现了遗址类文化景观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
-
江苏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特色及其实现路径
-
作者:
刘怀玉
陈景春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产业带
文化产业
-
描述:
江苏大运河文化产业带为文化江苏的重要名片。其主要定位是:以大运河为主轴,以旅游、美食、地方工艺等为基础,以古城博览业和文化产业园为依托,以图书报刊业、演出业、影视音像业、动漫创意业等为载体的复合产业
-
长安闸与长安运河龙舟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安闸
龙舟
京杭大运河
-
描述:
浙江海宁长安镇是京杭大运河上古代重要的水利水运设施“长安闸”的所在地,特有的交通枢纽地位和地方农耕文化背景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诸如龙舟竞渡、龙船会、水龙会等独特的文化现象。
-
大运河(杭州段)水文化研究
-
作者:
余小平
来源:
江南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
环境优势
文化景观
京杭大运河
文化研究
杭州
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发展
-
描述:
杭州的环境优势就在于水,它集江、河、湖、海、溪于一城,是一座著名的五水共导的江南水城。千年运河从隋朝流淌至今,带给了杭州千百年来的繁华,并由此促成了杭州中国古都的地位,构成了杭州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而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与京杭大运河的开拓、发展和繁荣紧密相关的。
-
大运河沿线城市用运河文化推动繁荣
-
作者:
彭红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近年来在妥善保护运河古迹的同时,大力挖掘运用运河文化,推动了现代商业繁荣,实现了遗址类文化景观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这是记者日前从在苏州举行的2010第三届中国运河城市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获悉的。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94公里,是中国古
-
《淮安运河文化旅游》出版
-
作者:
朱维明
来源:
淮安历史文化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淮安运河文化旅游》出版
-
杭州运河文化特色探讨
-
作者:
张卫中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杭州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城市,地处钱塘江畔,沿江可通东南沿海。南北大运河开通以后,杭州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海外贸易港口。唐代的杭州商贸繁荣,入宋以后,杭州更盛。天下转漕,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