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05 条
-
聊城:运河文化的传承
-
作者:
连维明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强合作
促发展
开凿
保护工作
运河文化
文物保护
建议
私人藏书楼
大运河
聊城
-
描述: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流经现在的聊城西部。元代开凿的会通河纵贯聊城腹地,它自阳谷县张秋镇入境,经东昌府区、临清入漳卫河,在聊城境内全长97.5公里,其中城区1 5.6公里。元之后,聊城因漕运发达,聊城百业
-
谁来续写运河文化?
-
作者:
柯英
陆宁
来源:
辅导员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塘江
中华文明史
实践与探索
续写
运河文化
少年
交通大动脉
繁荣景象
京杭大运河
我国古代
-
描述:
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764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河流,是沟通我国南北漕运的大动脉。
-
试析古代运河对北京文化的影响
-
作者:
朱永杰
来源:
庆祝北京学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暨第十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运河
影响
北京文化
-
描述:
本文阐述了北京古代平虏渠、永济渠、萧太后河、闸河等运河的修建概况,分析了运河对古代北京文化的影响,指出在运河的带动下,古代北京的文化呈现出灿烂、开放的特色,而且其中的工商业文化、休闲文化都有着进一步的发展。
-
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
作者:
吕卓民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保护与开发
文化遗产
-
描述:
为了探索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采用文献与现状资料分析的方法,认为运河文化遗产具有申遗价值,但现状堪优,亟待加强管理与保护,以使运河文化遗产继续发挥重要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中国大运河标志性文化品牌
-
作者:
刘怀玉
来源:
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双子城
核心竞争力
文化产业
-
描述:
淮扬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代表作。建设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是主动策应运河申遗的标志性成果,是策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载体。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是以淮扬运河为主轴、以运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址
-
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
-
作者:
李泉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运河文化
特点
-
描述:
中国运河文化自隋唐以后形成,明清时期进入空前兴盛的阶段。运河河道及其独特的工程设施、城镇网络、河政管理机制、社会结构与产业结构、商业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及运河区域人们的心理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
-
运河及运河文化开发与德州城市发展
-
作者:
季桂起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文化
大运河
德州
城市发展
-
描述:
德州是一所因运河而兴盛的城市。开发运河及运河文化,使其能够发挥历史资源的作用,促进德州城市发展,势在必行。做好运河及运河文化开发的整体规划,构建沿德州运河河道过境线的"运河文化风景带",使运河成为
-
大运河江苏段是历史文化的宝库
-
作者:
王健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苏大运河
历史文化
人类活动
人类化石
太湖流域
50年代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一、江苏大运河沿岸文化素称发达江苏历史悠久,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已经30多万年。上世纪50年代,位于苏北运河沿线的宿迁泗洪下草湾发现了4万~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苏南运河的镇江丹徒发现了2万~3万年前人类化石,苏州太湖三山发现了1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进入新石器时
-
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
-
作者:
李泉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度文化
中国运河文化
文化交流
物质文化
-
描述:
中国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隋唐以前,运河河道里程短,连续通航的时间短,运河流经的地区没有形成区别于周围文化区域的独特的文化形态。隋唐至元
-
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分层保护与发展
-
作者:
王健
来源:
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层
大运河
保护与发展
文化遗产
-
描述: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库,包括各种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按文化遗产和运河的亲疏关系,运河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划分为核心区、重心区和影响辐射区三个层次,各类遗产划分为核心遗产、关联遗产和影响遗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