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87 条
-
拱墅将打造两条运河生态廊道
-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傅一览通讯员汤臻宋辰晨)2017年,运河南端的“绿丝带”——沿河生态健康廊道将越来越长,拱墅区将贯通6条河道,总长21.27千米,重点打造两条环运河的绿色廊道。一条是兼具旅游、文化、休闲、夜跑、通勤功能的运河古韵生态廊道(运河石祥路以南),长约8千米,串联桥西街区、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
-
古运河“水上游”南北贯通
-
作者:
暂无
来源:
无锡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杨明洁)大年初二,无锡市民许倩带着来自广州的表妹一家老小,体验古运河“水上游”项目。坐上游船,他们从南禅寺码头出发,一路坐船观景,饱览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无锡段的人文风光。“古运河果然名不虚传,流水潺潺,和风袅袅,吴侬软语,真美!”而这次水上之旅让“老无锡”更为惊喜,“没想到游船不止在清名
-
古运河畔举办“江南古运河诗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无锡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2017年是以胡适发表第一首白话诗为标志的中国新诗诞生的第100年,为纪念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周年,整理中国新诗百年取得的成果,探讨诗歌的传承与未来发展,梁溪区与《花城》杂志、《扬子江》诗刊合作
-
湖北沙洋江汉运河首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举行
-
作者:
暂无
来源:
荆门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邓显军石郑俣特约记者何长青)3月18日,由中国田径协会、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南水北调办(局)、荆门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沙洋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湖北沙洋江汉运河首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沙洋县成功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周坚卫,省南水北调办(局)主任(局长)郭志高,市委书记、市
-
运河图景展清风廉韵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地方历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风文化,展现清风廉韵,来提升周边群众生活品位,为城市环境增添美丽风景
-
中国大运河宴席 上
-
作者:
黄绍祖
来源:
美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宴席
水道
河流
自然水系
运输经济
中国
大运河
社会经济
-
描述:
千古大运河水道运输经济而省力,但我国主要河流几乎是东西走向,很少有南北水道,这种自然水系严重地制约着全国各地交通往来。为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人们便设法人工开凿南北走向的河流
-
陈桥驿先生与浙东运河申遗
-
作者:
邱志荣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城市研究、古都研究,以及翻译等方面均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陈先生的一生与大运河有着不解之缘,他一生勤勉,笔耕不辍,饱含着对大运河及该流域历史地理等的无限热爱,为大运河文化挖掘、传承与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水与城的双向互动:隋唐五代时期运河变迁与城市兴衰
-
作者:
冯兵
黄俊棚
来源:
学习与实践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变迁
隋唐五代时期
城市
-
描述:
隋唐五代时期运河开凿与运河城市勃兴相伴而生。运河改变沿线城市运动轨迹和方向,影响城市规模与等级、性质与结构及其分布、体系,以其特有沟通功能和经济文化价值成为城市兴起、发展和变迁主要推动力。运河城市
-
“江河枯竭”引发的深思以老通扬运河的衰竭与整治为例
-
作者:
曹瑞冬
来源:
2017第九届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衰竭与整治
老通扬运河
功能转型
江河枯竭
-
描述:
水不是江南独有的财富,却在社会的演变中成为南北发展差异的重要标杆。江南的多水也使苏中地区的水源文化处于尴尬的境地。当江河枯竭时,我们的灵魂是否也就此陷入了荒芜?中国经济在走上高速发展的大道后,其
-
《水经注》所见汉水流域汉魏史事考辩
-
作者:
夏增民
来源:
汉水文化暨武当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汉水流域的文明,由来已久。在史前时期,汉水流域即存在着许多文明点,这样的文明索绪逐步向中原汇集,最终融入到华夏文明当中,为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文化资源。三代以至有夏,史籍缺载;商周之世,汉水流域始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