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257 条
-
地产奇葩:“运河壹号公馆”
-
作者:
李琦黄建军
来源:
新农村商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大型央企顺流而下,利用其强大的资金、技术实力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江苏扬州的标志性地产项目“运河壹号公馆”堪称其中的一件代表作品。借力古代文化作为中华版图上最为重要的人文地理符号之一,大运河结束了中国主要水系东西走向“大统一”的格局,由北向南跨越京、津、冀、鲁、苏、浙,贯通
-
抹不去的运河印记
-
作者:
李月红
郑哲渊
余小平
宋桔丽
来源:
浙江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相对杭州老城区来说,滨江区的西兴,是城南的城南。城南旧事多。很久以前,这个连接浙东运河和钱塘江的要冲,就向着东方伸出了欢迎之手,在浙东古运河的起点——官河沿岸,上演了一段南北客商、舟来纤往、盛世繁华的运河故事。日前,随着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启动,作为浙东运河源头的西兴,凭着特色鲜明的“过塘行
-
《中国大运河》起舞
-
作者:
刘慧
来源:
浙江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杭州10月24日讯记者刘慧今天,大型原创舞台剧《中国大运河》正式启幕。杭州歌舞剧院院长、《中国大运河》总导演崔巍,率领中外创作团队亮相省人民大会堂媒体见面会。她表示,京杭大运河与长城并称中国古代两项伟大工程。2005年运河沿线18城市联合为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于是,这个故事有了很浓的色
-
运河岸边的思考
-
作者:
刘亚杰
王明峰
来源:
聊城晚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申遗的新闻再次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6月8日,文化部就《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而大
-
来自古老运河的邀约
-
作者:
齐汝林
来源:
聊城大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A亮相:一曲运河号子响彻齐鲁大地“南来北往船如梭,处处欣闻号子歌”,昌盛的经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临清运河文化,运河号子便是其中独特的代表形式之一。在运河岸边居住的人们,一听到那错落有致、韵味悠长的运河号子,便知道有船只或拔锚起航或平安渡过或歇锚靠岸了。刘哲和他的16名学生所演绎的《临清运河太平号》,正
-
阳谷全力打造运河古镇
-
作者:
孙珂
来源:
聊城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景阳冈、狮子楼为代表的水浒文化旅游进行整体规划,整体打造,整体宣传,将古镇旅游与水浒旅游、红色旅游等进行组
-
临清哈达:劲舞运河五百年
-
作者:
王会
陈春生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哈达之于西藏,就同布达拉宫、青藏铁路是人了解西藏的文化符号。然而谁曾想到,地处鲁西一隅的临清,历史上曾是全国有名的哈达生产基地,运河上漂来的丝织业孕育了它的繁盛。哈达在这个佛教信仰并不发达的运河城镇,竟兴盛存在了五百年。临清哈达本报通讯员王会陈春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丝绸厂一直为十世班禅定做哈达
-
黄河开源运河流芳
-
作者:
王明峰
来源:
聊城晚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似小说,非小说,纪实为主;写兖济,述中华,历史作鉴;探鲁西文明史,六千余载,古帝王涉险途,治水造田。黄河水绘平原,名胜灿烂;运河水育鲁西,辈出英贤;今挖掘水文化,继续发展;凤凰城东昌湖,名扬外天
-
走进“运河五号”
-
作者:
王能
来源:
武进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今天,我参加了2012新华书店杯“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寻访“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了。“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坐落在三堡街141号原常州第五纺织厂的位置上,这是第一家
-
运河邮品吸引集邮爱好者
-
作者:
岳娜
来源:
枣庄晚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晚报讯(记者岳娜)3月16日,运河集邮研究会会长王景生带领集邮会员来枣庄展示藏品,展出邮票、邮封等邮品近万枚,吸引众多市民和集邮爱好者前来参观、欣赏。据介绍,为了弘扬运河文化,增强保护大运河的意识,推动中国大运河申遗活动,2009年8月23日运河集邮研究会在山东济宁成立。研究会成立以来,与杭州、常州
<
1
2
3
...
15
16
17
...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