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今年观光通航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商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北京商报讯(记者肖玮)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河段复航又有新进展。4月4日,国家旅游局官网消息显示,北京市通州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北起点,通州区将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计划实施北运河通航,建设大运河国家公园等。具体来看,目前通州正加强运河沿线的建设,拟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京杭大运河的北京
运河美 运河情
作者: 王茜   朱国华   来源: 少儿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历史文化   水墨画   大运河   学习过程   线面关系  
描述: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大运河的美景,了解其历史文化,从而走近大运河。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探究、体验等学习过程,感受运河不同的景色之美,并运用水墨画笔墨的变化以及点线面关系的处理,表现运河之美,传达水墨意境。
民间文学故事集《大运河的传说》出版发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邳州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近日,由我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光正主编的《大运河的传说》一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公司正式出版发行。《大运河的传说》约15万字,共收录与大运河流域有关的民间传说57篇,其中大运河及其支流的传说9篇,运河沿岸地名传说17篇
新的文学坐标点——论《永远的大运河》的文学价值
作者: 王宁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永远的大运河》   历史叙事   运河文学  
描述: 了乡土文学,重续了“荷花淀派”的余韵,发展了刘绍棠的“运河文学”。小说特别注重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与阐释,注重民间文化中的力量与美,葆有执拗的寻根意识。如果以现代中国文学的纵深与当下众声喧哗文学横线建构一个文学的坐标系,那么,《永远的大运河》无疑占据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坐标点,是一部在多向度具有价值的作品。
拱墅 向世界展示运河之美
作者: 朱建明   来源: 杭州(党政A)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京杭大运河是杭州拥有的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杭州一张国际闻名的金名片。作为运河南端起点城区,擦亮和打响运河品牌,是拱墅加快城市国际化的使命和责任。拱墅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建成运河沿岸名区目标
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 《大运河记忆》开机拍摄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企业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40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大运河记忆》,由北京金陵天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在北京通州开机拍摄。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它的开凿完成,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它与万里长城齐名,是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人工工程之一。现在,这条古老的大运河,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这条凝聚中华民族聪明
龚强:打造独一无二的运河古镇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宁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长安运河边外立面改造效果图。长安镇(高新区)供图把文化产业注入长安老建筑修筑古运河滨水公园龚强:打造独一无二的运河古镇我为美丽镇区画图纸人物名片:龚强,35岁,长安镇(高新区)驻镇规划师,城市规划
杭州拱墅打造两条运河生态廊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皖南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2017年,运河南端的“绿丝带”——沿河生态健康廊道将越来越长,杭州拱墅区将贯通6条河道,总长21.27千米,重点打造两条环运河的绿色廊道。一条是兼具旅游、文化、休闲、夜跑、通勤功能的运河古韵生态
既要疏浚古运河 又要保护广济桥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近日,余杭区正在对京杭大运河塘栖段实施清淤疏浚和生态治理。为确保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七孔古石桥——广济桥的安全和原貌,实行了分段处理。先在广济桥两侧各约60米处筑起围堰,在这段水域内种植
加快建设京杭大运河 生态经济带
作者: 暂无 来源: 宿迁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上接A1版)创造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大运河沿线资源优势,促进沿线各地与沿海产业带、长江经济带接轨,在地域上和产业分工上交相呼应,形成江、海、河联动开发的大格局。“建议在国家层面
< 1 2 3 ... 11 12 13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