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守护运河母亲河 余杭人在行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京杭大运河杨延海摄运河治理治理后的运河支流仁和东塘港杨帆叶凤/文她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她促进了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促进沿线地区工农业的发展,更养育了两岸的儿女。她是京杭大运河。余杭段干流和主要支流流经良渚、崇贤、仁和、塘栖、运河、临平、东湖、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桐乡构建运河古镇生态圈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驻嘉兴记者陆烨)自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桐乡就开始着手编制《大运河桐乡段综合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近日,桐乡召开《规划》专家评审会,桐乡保护与开发运河的蓝图也首次浮出水面。大运河桐乡段全长43.87公里,是浙江段运河中最长的,沿岸分布有乌镇、濮院、石门、崇福
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本周晋京演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2年前的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2年后的6月,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将晋京演出。作为一部文化遗产传播剧,《遇见大运河》应邀于6月11日、12日亮相国家大剧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纪念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两周年。作为一部感动无数人的文艺作品,《遇见大运河》在为国内巡演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还将开启世界运河巡
西方人看大运河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文/沈弘清末民初,那些怀着各种目的来到杭州,或是匆匆走过的西方人,无不为大运河所吸引,他们用文字和绘画留下了对大运河的景仰。运河边这些早已消逝的场景,如今看来依然新鲜而生动。这些笔墨留痕,也成为运河文化的珍贵记录。采菱船、临河民居、杭州夜色——百年前的运河图景谢娃对运河的文字描述很精彩,而图像则更为
校园竞舟扬青春运河申遗齐助威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伍的200多名大学生参赛,并以此方式宣传运河、保护运河,支持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讯员孙江丽记者李忠摄
邂逅大运河,风情最杭州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见习记者张雅丽杭州城池,依河而建;江南名郡,借河扬名。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后“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在杭州成立,沿线6省市、18个城市因河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0月23日,2015年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庙会将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举行,集中呈现中国大运河沿岸独特的
寻找运河的时光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从前足迹等互动活动,让学生们对运河历史,及沿岸的艺术、商业文化生活产生了浓厚兴趣,鼓励更多学生加入到了解
运河南端 从老工业区到城市花园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摄影钟黎明摄影钟鸣记者傅一览拱墅报道组汤臻徐青每一天,杭州城北这片87平方公里的土地,都生出令人向往的改变。拱墅,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区,在长长的半个世纪中,从一个繁忙的老工业区,向一个
运河南端 老居民的幸福生活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俯瞰运河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记者傅一览拱墅报道组汤臻徐青很多个清晨,周小腾会被窗外的鸟儿吵醒。“6点不到就叽叽喳喳,睡不好,我心里却很高兴,环境变好了鸟儿才来啊。有一次下大雨,河里捞出一条10多斤重的包头鱼,把大家乐得哈哈笑。”周小腾今年59岁,新腾飞蒸菜馆的老板,说起自己的故事,他最自豪的一点是:
运河南端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运河畔的博物馆内,老手艺人向游客展示剪刀的制作过程。记者张之冰摄记者傅一览拱墅报道组汤臻徐青在中国的版图上,万里长城和千里京杭大运河犹如一撇一捺,组成一个大大的“人”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国泰民安的梦想。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拱墅区,因河而名,因河而兴,更是运河文化的传承人。2006年-2011年,京杭
< 1 2 3 ... 10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