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4806 条
-
里运河文化长廊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
-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海商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里运河文化长廊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记者金友壮通讯员严平昨日上午,在中洲岛景区广场,我市举行了里运河文化长廊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市水利局在创成里运河文化长廊国家3A级景区的基础上,去年开始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一年来,经过充分整合现有景观资源,景区创建
-
里运河文化长廊 获批4A级旅游景区
-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海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晚报讯记者昨日从市旅游局获悉,我市里运河文化长廊被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最后一批由国家层面验收的4A级旅游景区,今后,4A评定权被下放至省一级。至此,我市4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12家。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位于淮安市区古运河段清江浦大闸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含里运河中洲岛以及清江闸以东的航道及两
-
聊城“运河文化陈列”荣获“十大精品陈列奖”
-
作者:
暂无
来源:
聊城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近日,为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水平,山东省文物局在全省内开展了“山东省博物馆纪念馆十大精品陈列”评选活动,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运河文化陈列”榜上有名,荣获“十大精品陈列奖”。中国大运河始凿于春秋,形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对我国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
市政府研究推进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
-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海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晚报讯昨天上午,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推进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工作。市长曲福田,副市长陈涛、唐道伦及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在听取相关部门的汇报后,曲福田指出,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以国家5A级景区为标准,加快里运
-
推动运河文化旅游工作上新台阶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拱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钱少文通讯员楼钢锋)7月10日,区领导许明、洪嫦、虞文娟、赵红专题调研我区运河文化旅游工作。许明一行先后实地踏看了新河坝遗址、德胜坝遗址、圣因接待寺遗址、卖鱼桥遗址等拱墅区第二批历史文化遗存,并详细询问了解历史文化遗存挖掘保护等相关情况。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大运河南端的拱墅迎来了新的
-
为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言献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安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记者王小平通讯员周理旗魏军本报讯昨日,市政府召开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座谈会,市规划、旅游、住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市部分文史专家、负责规划编制的同济规划院专家济济一堂,就如何做好做精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
-
中国传媒大学专家学者考察邵伯运河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都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郜粉定通讯员徐琴)7月28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专家学者一行,来邵伯镇考察大运河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并对我区大运河沿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表示肯定。副区长李桂山参加活动。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被列入大运河申遗正式名录的邵伯运河码头及铁牛、邵伯明清运河古堤、邵伯明清运河故道等历史遗迹,
-
江苏运河文化遗产的旅游市场分析与开发建议
-
作者:
颜敏
来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发建议
评价
市场
京杭运河江苏段
-
描述: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沿线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特色鲜明,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概述了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发展现状,从组合度、文化性、品位度和集合性等四个方面评价其旅游资源价值,分析了其旅游市场开发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河江苏段旅游开发的设想和建议。
-
关于运河文化博物馆的考察报告
-
作者:
王健爽
来源:
散文百家(教育百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为把沧州博物馆新馆大运河展厅办出水平和特色,遵照沧州市文广新局党组会决议和沧州博物馆开馆工作领导小组安排,2013年12月25日至28日,笔者做为运河文化展专题考察小组成员,对大运河沿线部分运河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学习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
-
论两座典型运河城镇对运河文化的空间演绎
-
作者:
徐永利
孙广华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西兴
瓜洲
文化遗产
-
描述:
通过对比瓜洲与西兴两处运河城镇,揭示出运河聚落中地脉结构和风土特征的特定历史价值。京杭大运河周边的聚落文化已逐渐受到重视,而萧绍运河历史上曾对周边聚落产生过巨大影响。比较两者运河文化中聚落空间特征的异同,将为长三角运河聚落的街区保护与发展带来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