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4806 条
-
妈祖文化园光耀运河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宿迁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泗水长流,阳春永驻。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2235年建县史的泗阳,曾经是古泗水王国都城所在地。因境内多次出土了大量的古泗水国王珍贵文物,而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其中,在泗水王陵出土的“弩机”,有“天下第一弩”之称,现为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泗阳的变制纷繁,建制始于周而定于秦,从西周建厹犹国开始,至
-
赏中秋圆月 游文化运河
-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海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摄影马超通讯员娄福军——第六届中秋赏月游运河活动昨举行晚报讯9月8日晚,淮海晚报社与淮安市里运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游船拜月仪式在里运河闸口御龙园码头举行,本次活动也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后举办的首届中秋赏月游运河活动,吸引了几百名市民前来赏月。六年来,中秋之夜的游船赏月已经成了淮安市民的“传
-
申遗让大运河涌动文化热潮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杭州运河从6月15日起至25日,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将在卡塔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决定是否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申遗项目始于2006年12月,已经历了7年多的准备,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27个城市的58个遗产点。在结果即将揭晓之际,一方面,
-
想不到运河这么有“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每日商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上周五下午,我和妈妈第一次参加商报实践营组织的游运河团扇绘画活动。我们从武林门码头坐游船去拱宸桥,在船的行驶过程中,我看见运河里有漂浮着的垃圾,为了保护环境,让杭州更加美丽,请游客和河道边的行人不要往运河里乱丢垃圾。在船上,有工作人员热情地为我们介绍途中路过每一座桥的由来。知道了守护拱宸桥的不仅有四
-
与运河结缘 打造“水育”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时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第一站:古井中学乡村学校行走路线图第三站:杨庄中学第四站:李典中学第五站:西湖中心小学第六站:范水中心小学第二站:天山中心小学本报记者王小亮“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这是基础教育的目标和责任,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想必很多小学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有这样一所农村小学,利用所处的地理环境,走出了
-
运河边上的文化事儿
-
作者:
暂无
来源:
德州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原市委院门口舞北厂狮子的热闹场面女学员练习跷功1964年,德州渔鼓腔民歌演员合影,这是当年去济南演出时拍的1934年,德州富连成戏班进济南“大观园”第一剧场演出,颇得好评,送名“山东富连成社”老词谱《十美图放风筝》书码头带活了图书市场。图为当年的鼓词《德州府》街头巷尾是舞台,新湖
-
运河瓷: 延伸徐州运河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徐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藏界聚焦李世明近几年,“运河瓷”在收藏界颇为叫响。什么是运河瓷?就是沉入运河底,被黄土淤土掩埋,“经历了前七百年淡水环境,后七百年土环境”的高古瓷。但也有人说,“运河瓷”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沿线流传的一个概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它是豫、皖、苏地区收藏爱好者对遗址沿线出土的隋唐宋元高古
-
运河文化“水文”层析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岁月无声古镇悠悠赵家葆大运河畔潘志荣清晓李苇成袅语依依曹小民碧涧泉水清张凡失语症苏锐妙观董金良忆江南许惠南水乡秋韵陈绍棣无锡的记忆方国新在扬州美术馆展出的“中国梦·运河情——江苏省运河城市画院中国画邀请展”近日即将落下帷幕。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宿迁、淮安、徐州8个运河城市国画院的画家,呈现
-
运河文化的骄子---田雯
-
作者:
暂无
来源:
运河开发区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田雯(1635-1704),字纶霞,又字子纶(一作紫纶),号山姜,又号漪亭,晚号蒙斋,山东德州人。清顺治十七年中举,康熙三年进士,历官内秘书院中书舍人、户部福建司主事、云南司员外郎、工部营缮虞衡二司郎中、江南学政、湖北督粮道、光禄寺少卿、大理寺寺丞、鸿胪寺卿、江宁贵州巡抚,官至刑部户部侍郎。田雯一生
-
运河文化熏陶的典型古镇
-
作者:
暂无
来源:
扬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美丽的邵伯湖镇。资料图片黄晖曹寅峰周晗扬州沿运河向北仅二十多公里,在运河的东侧,有一个长达三里的古镇,叫邵伯。邵伯镇在历史上是大运河边的一个大镇,镇上一条南北向的街道是一条卧龙,从北至南延绵三里长,其镇南的运河边有一头卧在岸边朝对运河的巨大铁牛,称为镇水之牛,民间传说,凡发大水之年,洪水从来没有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