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运河文化生生不息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德州运河研究会会长刘金忠认为,德州运河贯通南北,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民国年间的“竹竿巷”“米市街”等都因此得名,“德州扒鸡”也靠大运河香飘南北。哪怕到现在,德州的商贸流通企业和市场都集中在运河两岸。另外,运河文化兴起的过程中,也有世家文化的发展。在没有津浦铁路之前,京杭大运河的实际作用与津浦铁路相
试论明清运河与聊城文化族群兴衰
作者: 马亮宽   来源: “地域中国:民间文献的社会史解读”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傅斯年   大运河   文化族群   杨以增  
描述: 京杭大运河自元代修会通河开始流经聊城,促进了聊城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成了聊城文化族群的兴起。聊城文化族群受八股文化的影响,多数因科考取得功名,进入仕途而兴,又恪守儒家文化的忠孝节义等文化
济宁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作者: 伍波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个性   特征   济宁运河文化   济宁  
描述: 自大运河纵贯济宁全境始,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主导的济宁本土文化,经过融南汇北、东西兼容的艰难过程,济宁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济宁运河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征。
文化引领文学坐镇:淮安运河文化遗存保护利用背景下的运河文学拉动旅游文化发展的思考
作者: 吴延生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文化遗存是一个地方文化的根。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古老的大运河托起的一座城市。作为我国大型线型文化遗存,运河淮安段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分布的密集性、种类的复杂性、积淀的丰厚性而格外
文化引领 文学坐镇:淮安运河文化遗存保护利用背景下的运河文学拉动旅游文化发展的思考
作者: 吴延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淮安   运河文学   大运河文化   运河遗存  
描述: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文化遗存是一个地方文化的根。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古老的大运河托起的一座城市。作为我国大型线型文化遗存,运河淮安段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分布的密集性、种类的复杂性、积淀的丰厚性而格外
运河文化是淮安代表性文化
作者: 花法荣   来源: 淮安历史文化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运河文化是淮安代表性文化
论通州运河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 郑永华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州历史文化街区更新   运河文化   开发与利用  
描述: 运河文化是通州历史文化街区最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符号,将在通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价值。通州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运河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山东运河文化的质与分类简论
作者: 康建军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分析   开发利用   运河文化   渊源   内涵及外延   文化背景   种子   京杭运河山东段   体衍生  
描述: 光辉灿烂的运河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及外延,京杭运河山东段也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渊源。文中通过对运河文化母体衍生出的三十余种子文化的简述,分析了种种文化的质,同时提出了对山东运河文化开发利用的建议。
弘扬运河文化创建美丽天津
作者: 任云兰   来源: 城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科学合理   开发利用   天津段   人类智慧   万里长城   京杭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  
描述: 天津大运河)这一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展现天津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天津城市魅力,创建美丽天津,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笔者试从天津大运河的突出特征出发,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天津大运河的突出特征天津大运河北起武清木厂闸,南至静海
博物馆里的运河文化
作者: 秦琪   来源: 中国环境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扬州的水文化源远流长。扬州自古因水而发,缘水而兴,襟长江枕淮河,中贯京杭大运河,境内河湖广布,是我国唯一一座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水城共生”成了扬州独特的城市形态。时至今年,扬州走过了建城2500年的历史,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而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起,扬州的水文化缓缓流
< 1 2 3 ... 18 19 20 ... 479 480 48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