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进一步开发大运河文化
作者: 沈兴大   来源: 水利天地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束   运河文化   水利   介绍   开发   读者   机会   京杭运河   发掘   总编辑  
描述: 拙文《京杭运河系列介绍》即将结束之际,《水利天地》总编辑高砚同志嘱我说几句话。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水利天地》给了我与广大读者见面和请教的机会。现在来看六年前结束的我的运河之行,多有不足、遗憾之处,尤其对大运河文化有持进一步发掘和
汉沽文化馆举办《蓟运河》创作研讨会
作者: 范炳菲   来源: 滨海时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时报讯(记者范炳菲)近日,汉沽文化馆举办文学期刊《蓟运河》创作研讨会,天津市作协主席赵玫、天津文学院院长武歆等参与了此次活动,并对《蓟运河》的发展给予了建设性的指导,对汉沽地区在文学创作上较有成绩的作者进行了作品点评和创作上的辅导帮助。
京杭大运河花坛亮相杭州西湖文化广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市场导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8月22日,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一座以京杭大运河为主题的立体花坛正式亮相。据悉,该花坛作品名为纽带,整体高约3米,长约8米,由绿色植物和环保材料建成,意在表达G20的成功举办正是杭州链接世界的新纽带,通向世界的新桥梁。于诗奇/摄
聊城大学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运河   简介   古典文献学   “十一五”   聊城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研究  
描述: 聊城大学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是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依托,以专门史(社会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为支撑,综合历史学、地理学、古典文献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也是山东省教育厅批准
融南汇北,兼容并包,大运河流过济宁——济宁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建设·运河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图文本报记者崔璐赵星灿大运河穿济宁城而过,造就了济宁明清时期数百年的繁盛。通过大运河,南来北往的各种文化在济宁融会贯通,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济宁运河文化。虽然如今的大运河已不复往日的辉煌,但运河文化却被生长在大运河两岸的济宁人民世世代代地传承、发展下来,学术研究,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大运河依然像母亲河一
地方文化外交对国家形象塑造的贡献——以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为例
作者: 邓清   张开   来源: 当代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文化外交   文化交流   博览会   城市个性   运河文化   国家形象   走向世界   扬州文化   京杭大运河  
描述: 文化外交与国际关系一样古老,它是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外交是国家和民族间文化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治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外交活动迈向成熟的标志。在现代意义上,源于人类古老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外交
第八届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 葫芦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举行
作者: 彭凯   来源: 东昌时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10月17日,第八届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葫芦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举行,文化部原外联局局长、联合国民间艺术国际组织特别顾问、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游琪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区政府咨询王怀华出席论坛。论坛上,专家们围绕葫芦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产品的改善、工艺技艺、打
中国大运河苏州段成功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后的再思索
作者: 冀洪雪   成芳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   苏州  
描述: 苏州是一座运河之城,4条运河故道和7个遗产点段构成了以古城为核心的遗产体系。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后,苏州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古城遗产价值的认识,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实际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路径,促使古城得到更好的保护,提升苏州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地位。
试论对京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者: 石永民   来源: 现代城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抢救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点保护   自然景观   京杭大运河   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文化   运河船  
描述: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她的长度和她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和自然内函,使之成为绝无仅有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包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承载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东西,联合国给了它一个准确的名称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
萧绍运河名人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运河萧山段为例
作者: 卓伟   来源: 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人文资源   名人文化   萧绍运河  
描述: 萧绍运河作为一笔特殊的文化遗产,在加强文保的同时,也需加强其名人文化的开发。作为继湘湖之后的又一大水利工程,运河对于萧山目前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访问专家、查阅文献、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萧山现存部分运河沿线的名人资源进行考证,提出保护和利用的方向,推动萧山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1 2 3 ... 103 104 105 ... 479 480 48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