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运河休闲茶文化
作者: 陈亦昇   来源: 华东旅游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壶有阳羡,茶有碧螺,水有二泉,人有陆羽。无锡的茶也算是闻名于世的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无锡人,喜欢上了洋饮品,速溶饮品,从遍地开花的辛巴克的红茶、一茶一坐的商务套餐来看,无锡的茶文化已趋多元化、层次化、主题化。我日前与友人走访了无锡古运河景区内的茶文化街,体验传统的休闲茶。说是茶文化街,其实只是一个茶
说说运河商业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朱殿封在2000多年以来的中国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是条商流河。承载商品流通、贸易交往重要功能的大运河,孕育形成了它的主流文化是商业文化。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是个农耕文明社会,历朝历代把“重农抑商”作为治国方略。而京杭大运河的修通,不可阻挡地带来了中国南北地区、甚至与东南亚等邻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
运河文化这厢看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晚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①②③本市首家运河文化博物馆——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昨天建成,预计本月内向市民开放。博物馆展出文物300余件,展现运河丰富的历史文脉及运河文化对天津的影响。图①讲解员讲述运河两岸农民生产生活的变化。图②“运河”在观众脚边“流淌”。图③市民购买酱菜的生活场景模拟。本报记者刘乃文摄
传承优秀运河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济宁讯(记者朱雪梅)11月18日上午,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殷允岭出席。会上作了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修改并通过了新的《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和新一届济宁运河研究会会长。千年京杭运河是自然的遗产,更是文化的遗
感受运河文化脉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淮安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张娇娇通讯员程杰一年好景,橙黄橘绿。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第四届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节“泊”来淮安,即将开启大幕。节会期间,人们将清晰感受到淮安这座城市运河文化的强劲脉动。可以预料,大运河文化节的举办,将为我市弘扬运河文化,再创“运河之都”新辉煌,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第四届中
文化运河风貌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江苏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以2008年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古运河为中轴,南长古街和南下塘古弄分列左右,为独具特色的古运河江南人家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理由]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古运河畔江南人家的原生态风貌地以及运河申遗的重要示范地。街区绝大部分历史建
运河文化花盛开
作者: 暂无 来源: 济宁晚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盖鸣霆张芳)1月12日,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迎新春座谈会隆重举行。运河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建言献策,共同表达了对运河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的热烈祝贺,并对十年来的辉煌
运河文化论纲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文化带   都市文化   漕运   运河区域   京杭大运河   京杭运河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明清时期   封建王朝   中国东部地区  
描述: 运河文化论纲《运河文化研究》课题组一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它沟通了我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了北京、天津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全长一千八百公里,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塑造过程,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
《金瓶梅》与运河文化
作者: 李芳元   来源: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运河   《金瓶梅》  
描述: 《金瓶梅》是运河文化的典型产物。由于大运河的沟通南北 ,在运送漕粮的同时 ,也促进了南北间客货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 ,使运河沿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思想意识、行为观念随之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金瓶梅》便是这一变化的真实写照。因而可以说 ,没有大运河也就没有《金瓶梅》
长安“运河文化”(上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宁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长安坝文/张毅强周瑞明摄/王超英在中国古代,因长安上塘运河关系到朝廷的漕运、物资的交流、商贾的来往和市场的兴旺,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条不可或缺的输血管道。长河悠悠,岁月如流,为长安留下了重要的运河遗产,积累了灿烂的“运河文化”。
< 1 2 3 ... 9 10 11 ... 479 480 48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