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3573 条
-
完善大运河安徽段的保护管理机制
-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余敏辉2014年6月中国隋唐大运河申遗成功,安徽凭借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入选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皖北从此有了第一张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为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有关要求,为大运河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最好的保护,需要深入探讨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尤其是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模式。应针对隋唐
-
应晓萍当选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副会长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10月24日,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在淮安举行,《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执行主编、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应晓萍当选为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同时当选为副会长的还有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大运河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是由有志于保护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个人、群
-
“大运河与商丘古城”
-
作者:
白鹏
阎松林
来源:
商丘日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我市活动日的主题是:“大运河与商丘古城”。当日,由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团市委、市文化局、市文物局主办的万人签名活动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图为各界人士及该学院师生在“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关注大运河与商丘古城申遗”横幅上签名。
-
运河保护的阳谷印记
-
作者:
布双起
来源:
聊城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布双起本报通讯员郭素彦王守星“我们的运河申遗成功了”“阳谷也有世界文化遗产了”……距离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但是走进阳谷县,依然能感受到人们脸上
-
三江交汇处静观千年古运河入海
-
作者:
陈
军
吴慧林
来源:
宿迁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在宁波三江交汇处向当地市民宣传泗阳妈祖文化园。本报记者郑明高摄沿着京杭运河的南端,我们“传承妈祖文化,宣传美丽泗阳”运河文化采风行报道组从杭州,经绍兴到达了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宁波“三江口”,这里就是中国大运河的终点,同时它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杭州至宁波的这段运河被称为浙东运河也叫杭甬
-
损毁运河遗存最高可罚10万元
-
作者:
丛杨
来源:
青年时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时报讯杭州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一南一北,彼此辉映。西湖成名较早,而大运河,今年才是申遗成功的第三年。但对于大运河的保护,杭州由来已久,尤其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其保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解码运河历史 传承千年文脉
-
作者:
方婧
来源:
聊城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早在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10几年前,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有着丰富运河文化底蕴的运河古都聊城
-
大运河京津冀段五年内恢复通航
-
作者:
甘琛
来源:
中国水运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甘琛)8月2日,记者从“‘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设展望新闻发布会”获悉,未来五年内,北京市将发挥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地缘优势,统筹推动运河文化带等建设。根据大运河京津冀段通航的计划,大运河京津冀段2020年恢复通航。据了解,对于运河文化带,北京会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开展,将历史
-
大运河武清段准备复航
-
作者:
高立红
陈欣
王建强
来源:
城市快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近日,京津冀协调发展再传好消息,三地将统筹推动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和西山文化带的建设,“十三五”期间实现京杭大运河通州、河北香河、天津武清段正式通航。从武清区政府获悉,截至目前,京杭大运河武清段已建设周边河道28公里,为即将通航的运河河道提供良好的水系支持。同时,从水务局了解到,京杭大运河武清段的
-
大运河入遗,用好“旅游”与“保护”双刃剑
-
作者:
高晓雷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京杭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省作为核心河段之一,省内文化界、旅游界无不额手称庆:“这是盼了好多年的事情!”入遗的文化、精神价值自不必说,单从旅游角度讲,申遗成功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这方面有太多成功的范例:杭州西湖入遗后,次年,旅游总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后,门票年收入从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