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运河古城湿地景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媛媛   来源: 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建设   湿地景观   运河古城  
描述: 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充足,具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点:资源区位优越;境内运河,高速,高铁等水陆交通发达;经济基础和建设条件较好,与大运河文化、大战文化、鲁南地方民俗文化等融合一体,资源保护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因此,运河古城湿地景观建设对观赏旅游、科普教育及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聊城“运河古都”问题研究
作者: 蒋玉尚   张秋侠   谢柯凌   韩庆光   董广军   黄兴福   曹秀伟   来源: 聊城发展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打造"运河古都",对于提升聊城的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古城区居住环境、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困难不少。面对困难,如何打造?在政策导向上,建议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遵循
美国运河类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伊利运河为例
作者: 奚雪松   来源: 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遗产可持续利用   遗产保护   伊利运河遗产廊道  
描述: 遗产廊道是美国针对其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区域化遗产保护战略方法。本文从自然资源保护、历史与文化资源保护、慢行游憩系统完善、解说系统构建、市场与营销策略以及管理体系六个方面对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与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大运河的整体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运河名城:北京
作者: 张妙弟   来源: 人文北京与北京学研究——第十一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千年古都北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万年结晶,世界文化东方之都"是学者对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精髓的深刻提炼。北京城最早见于历史记载,它的名字叫"蓟"。"武王克殷反商,未及
运河古桥遗产的价值判断方法和保护
作者: 朱卫国   韩大章   来源: 2010年古桥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价值判断   运河古桥   保护  
描述: 一些人认为现代桥科技远远超过了古桥技术,古桥没有研究必要了,这是一种误解。前人创造的科技成果并非都为今人所掌握,许多古桥的历史文物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科技价值是很高的,值得今人研究学习和探讨。本文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诸多方面论述运河古桥的价值评判,并对运河古桥提出分级保护的原则和管理措施。
京杭大运河“申遗”分析
作者: 朱晓明   来源: 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建筑遗产保护   京杭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   申报分析  
描述: 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2006年曾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在未来的几年这一热潮可能还会持续并高涨下去。本文仅从建筑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这一热潮的部分根源,并谨慎地对“申遗热是否能真正成为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热潮”以及“京杭大运河文献与景观记录相互可资借鉴的真实环境还存在多少”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古运河与通州
作者: 张利   来源: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北运河   通州   京杭大运河  
描述: 古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几千年间与古运河息息相关。本文从通州古城的形成,古代通州经济的发展和通州的政治军事地位以及通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四方面探析了古运河与通州的紧密联系。
跨学科实施世界遗产教育课例:《京杭大运河》
作者: 李鹤   来源: 北京101中2011年科教研年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认识   申遗   京杭大运河  
描述: 本节课围绕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地理,历史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一堂课内对大运河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并从中感悟传承民族与国家优秀文化,保护世界遗产重要性.
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实践
作者: 曹建南   来源: 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航运开发建设60年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是京杭运河最繁忙的航段之一,通过的船舶数量众多。本文以航道整治工程结合城市建设、防洪灌溉、生态旅游、文化保护等,较详细地阐述了项目建设背景、规划目标、实施内容,为穿越城市航道整治工程提供了范例。
大运河、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甘肃五处文化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丝绸之路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此次申报成功,表示大运河、丝绸之路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中国政府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付出
< 1 2 3 ... 7 8 9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