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以天津市为例
作者: 张萌   史延冰   王欣然   来源: 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文化传承   宜居建设   天津   京杭大运河  
描述: 以传承运河文化为切入点,着重阐述天津市将运河申遗保护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升城市宜居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本文明确了传承运河文化是天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契机,进而论述了生态
京杭大运河流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历史价值与作用
作者: 王志军   来源: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运河流域   传承   音乐文化遗产   保护   研究  
描述: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唯一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她不仅是运货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南北文化、思想沟通交往最重要的桥梁。她流经我国东部四省二市,在这片土地上蕴育了京剧、昆曲、评弹、江南丝竹、扬州青曲、古琴
大运河承载中国水利文明的活态文化遗产
作者: 郭涛   来源: 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而且是中国封建社会兴衰的历史见证,是至今仍在发挥巨大效益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着极大发展潜力的十分珍贵的活态文化遗产。一、大运河:中国封建社会兴衰的历史见证中国运河工程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创期、大
扬州:以运河文化扎实推进城市外交 三、大运河第一城的城市外交
作者: 张开   熊炜   柯银斌   沈泱   赵新利   来源: 察哈尔报告——扬州:以运河文化扎实推进城市外交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扬州以运河文化扎实推进城市外交,进而促进城市国际化战略实施的见证和成果。扬州的兴起和发展与大运河密切相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
基于现实可操作性的城市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以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为例
作者: 蔡志伟   靳灵云   李建东   来源: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城市建成区   城市线性文化遗产   保护策略   现实可操作性  
描述: 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线性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型,遗产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城市线性文化遗产,由于处在城市建成区这一大的建设背景中,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规划由"增量"转为"存量",城市线性文化
运河两岸公共空间与运河文化
作者: 李慧   来源: 2008建筑设计与城市文化建设高峰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运河文化   建筑设计   城市滨水区   公共空间   建筑空间   济宁  
描述: 运河两岸公共空间与运河文化
京杭运河文化遗产特性与构成
作者: 谭徐明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资源保护   文化专题研究   大运河   战略规划   技术分析  
描述: 本文首先从技术史的层面,分析了各阶段运河工程技术成就及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运河遗产构成,以明确大运河的保护主体,及其时空范围,为即将开展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提供工作基础。
文化自然遗产数字化与保护:漫游京杭大运河
作者: 潘志庚   沈华清   陈胜男   刘更代   郭康德   徐立强   来源: 第三届世界遗产论坛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文化自然遗产数字化与保护:漫游京杭大运河
运河首城帝王州,湖园胜境诗人都--扬州古城历史文化特色探索
作者: 吴庆洲   来源: 2015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古城   园林   运河   诗人   帝王   历史文化特色  
描述: 本文探索扬州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将这些特色概括为:扬州为中华运河第一城、隋代繁华帝王州、唐代繁华诗人之都、扬州园林有甲天下之誉、清代扬州以园亭胜。文中还探讨了清代扬州园林营建的有利条件和园林特色。
扬州:以运河文化扎实推进城市外交 二、扬州运河:三位一体的城市外交
作者: 张开   熊炜   柯银斌   沈泱   赵新利   来源: 察哈尔报告——扬州:以运河文化扎实推进城市外交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扬州以运河文化扎实推进城市外交,进而促进城市国际化战略实施的见证和成果。扬州的兴起和发展与大运河密切相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
< 1 2 3 4 5 6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