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弘扬大运河水文化打造沧州水城文化
作者: 张卓   吕胜宾   张丽莉   来源: 河北水利学会2010年城市水利与水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京杭大运河养育了沿岸的人民,工业、农业、航运兴旺发达,被人们誉为"富河沿".近年来,大运河下段南运河普遍存在水少、水脏等问题,尽快解决水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使南运河常年有水.该文结合南水北调的有利时机,对打造沧州水城.提出了几点看法.
文明的空间联系:大运河、新安江和徽杭古道构建的徽商文化线路
作者: 冬冰   张益   谢青桐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化专题研究   徽商文化   社会价值   市场分析  
描述: 本文介绍了徽商文化的具体线路及其文化意义。指出新安江是徽商文化线路的起点,新安文化影响下市场的地理转移路径为徽州-杭州-扬州,新安文化由于大运河的融入,由“伐”转“征”。
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德州城市科学发展
作者: 梁国楹   来源: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德州是一座典型的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城市。作为大运河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德州段运河文化遗产具有原真性、原生态的运河沿岸风貌、独特的商贸仓储文化和全国唯一的苏禄王及其守陵村落等特点。研究运河文化遗产,不仅对于"运河申遗"是一项基础工作,而且对于挖掘德州运河文化
苏北运河文化产业带构建
作者: 刘怀玉   栾虹   来源: 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科技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运河   产业带   文化产业  
描述: 苏北运河文化产业带是"运河申遗"金字招牌。其主要定位:以大运河为主轴、以运河名城和文化产业园为依托、以旅游博览休闲文化产业为基础、以创意文化、影视音像业、演出业为特色的运河文化产业带;具有江苏风格
中国京杭大运河餐饮文化论坛在山东济宁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饮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京杭大运河沿线有着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为了发掘、弘扬和交流运河沿线的这种美食文化,由中国烹饪协会、山东省烹饪协会、济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京杭大运河餐饮文化论坛,于2006年9月28日在"中国
千年古运河:无锡历史文化发展的线型探究
作者: 杨卫泽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资源保护   历史文化   文化专题研究   古运河  
描述: 在古运河历史上,无锡段运河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古运河开凿的发轫之作,它保留了千年以来的原生态风貌和浓郁的江南民俗风情,它作为无锡线型文化的载体,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它对古运河的保护、开发、利用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大运河文化线路中的浙北古桥梁研究与保护
作者: 杨新平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价值分析   资源保护   文化专题研究   大运河  
描述: 本文通过对大运河浙北流域遗存古桥梁的研究及其保护,力图为大运河文化线路提供一个侧面的物质遗产的支撑。
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大运河保护与管理的研究
作者: 邓俊   谭徐明   王英华   刘建刚   来源: 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大运河   管理   法律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 中国大运河已被列入2014年国家申遗预备名单,水利、文物部门正在组织编制保护规划。本文分析了在不同管理目标下,未来京杭大运河的水行政、工程管理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指出了在用古代
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及其比较研究
作者: 顾风   孟瑶   谢青桐   来源: 世界遗产保护·杭州论坛暨2008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亚太地区会议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化线路   中国大运河   线性文化遗产   比较研究  
描述: 本文首先阐述了线性文化遗产的新概念,论述了线性文化遗产和文化线路作为新型世界遗产种类已经受到国际社会及专家的认同和关注。进而论证了中国大运河所体现的线性遗产特征,揭示了它代表着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
试论济宁市开发运河文化的旅游价值
作者: 步长存   来源: 第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的结合之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历史上一向是鲁西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文化名人荟萃的地方,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中国远古时代
< 1 2 3 4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