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济宁市城建档案馆全力记录老运河原貌
-
作者:
张明华
郭刚
彭丽华
来源:
城建档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建档案馆
改造工程
河流
城市特色
政府计划
济宁市
古运河
水环境
综合开发
河湖水系
-
描述:
济宁市因运河而兴盛,因河流众多而驰名。城区流淌着古运河、光府河、越河、小光河、小府河、任城河6条河流,水系十分发达。为弘扬运河文化,突出城市特色,济宁市委、市政府计划用三年时间实施城区河湖水系综合开发改造工程,实现河湖水系变活变清,打造优美的水环境,再现“运河之都”风采。[第一段]
-
京杭大运河中段的最大港城——济宁
-
作者:
沈学启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塘江
鲁西南地区
三级航道
运河水
建国初期
济宁市
京杭大运河
京杭运河
航运管理
历史悠久
-
描述:
纵贯祖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大运河北起北京积水潭,南至杭州拱宸桥,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北京、天津六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0余公里,覆盖面遍及半个中国,大运河文化之深、范围之广、价
-
北运河榆林庄闸重建的生态水闸模式
-
作者:
周洪利
来源:
北京水务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运河
模式
生态水闸
榆林庄闸
-
描述:
介绍北运河榆林庄闸的基本情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其重建提出可行性建议及水闸建设新思路.在考虑北运河水系综合治理规划基础上,综合考虑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一体化,建设新型生态水闸.
-
整治苏南运河 再现昔日风光
-
作者:
廖原
来源:
瞭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内配套资金
母亲河
综合治理
苏州市
苏南运河
大运河
吴文化
工业项目
城市改造
整治工程
-
描述:
千百年来,苏南运河哺育了一代代江南儿女,繁荣了吴文化和苏南经济,被称之为伟大的“母亲河”。但是,她毕竟太衰老了,已缺乏自我完善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大运河虽经历次整治,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面貌。直至90年代,整治苏南运河的号角重新吹起。经过两年多的辛勤工作,如今已整治了苏州市、丹阳陵
-
溯天运河——南水北调工程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统计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生态效益
水资源
南水北调
输水干渠
雅鲁藏布江
长江上游
雅砻江
分水岭
“大西线”调水
-
描述:
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产业论坛《国际问题》课题组摘编南水北调是老问题了,50年代毛主席就提出要尽快妥善解决。自那以后提出过东、中、西三个南水北调方案。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大运河河道,逐级提调长江下游的水,解决京津地区用水。可调水195亿立米,需投资1300亿...
-
从防洪走向治河——黄河的治河方针需作重大调整
-
作者:
刘培植
宋宗水
于若梅
来源:
森林与人类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疏浚河道
人民战争
黄河中游地区
防洪
泥沙淤积
黄河流域
抗洪抢险
可利用土地
中常洪水
治理黄河
-
描述:
黄河孕育了祖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由于对它的过度开发利用,破坏了中游地区的森林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易淤、易决、易徙,成为“中国之忧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国家对治理黄河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加固加高了堤防,赢得了黄河的五十年安澜,取得...
-
山东中医药大学将在埃及建立中医中心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医药国际参考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中医药大学
埃及
医药交流
协议书
王新陆
-
描述:
近日,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一行,应邀对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进行访问,两校经过友好商谈,正式签订了共同建立中医中心的协议书,这也是目前为止在埃及建立的首个中医中心。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文化参赞李景芳会见了王新陆一行,表示将全力支持两校间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
苗刀·运河·中日交流
-
作者:
杨祥全
宋晓忠
来源:
搏击(武术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倭刀
苗刀
京杭大运河
中日武术文化交流
-
描述:
、马凤图、佟忠义、郭长生、任鹤年等一大批苗刀大家。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苗刀作为运河文化带上
-
2012年京杭大运河(微山段)湖中运道水下调查简报
-
作者:
王茜
周强
种法义
时国会
梁国庆
朱滨
尹锋超
禚柏红
来源:
东方考古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物资料
工部尚书
明万历
运河水
情况简报
利建
水下考古
新渠
调查简报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描述:
为了配合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为南阳新河湖中运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供更加翔实、准确的实物资料,2012年9月1~9日,山东省文物局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济宁市文物局、微山县文广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