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运河沿线的清真寺
作者: 乔梁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文化氛围   运河文化   少数民族   区域经济   清真寺   伊斯兰教   沿线  
描述: 唐宋以来运河区域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 吸引着各少数民族和域外人士的内附和定居,从而使运河沿线成为不同民族混居的集中区域,其中最重要且有迹可寻的当属回族。“回回”之称最早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最初主要是指唐代以来活动在西域的“回纥”或“回鹘”人,以后逐渐成为活动
山东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古都   东昌湖   水城   聊城   京杭大运河   城市风貌  
描述: 聊城,位于山东西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多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不断优化对外经济合作环境,秉承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宗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投资优势.
大运河与江苏的天主教传播
作者: 李倩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大运河   天主教  
描述: 在现代交通方式没有兴起之前,水道一度是物资运输及人员流动的重要路线。作为巨型线性遗产的大运河不仅承担着维系经济繁荣的职能,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南北的交流为沿岸居民们带来了新的宗教信仰,除了与
探析扬州古运河旅游因子与运河申遗的关系构架
作者: 宋立   徐培   黄大昭   来源: 江苏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牌效应   申遗   古运河  
描述: 扬州古运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运河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运河申遗工程中将起极其特殊的作用。本文围绕运河申遗工作的战略布局与如何发挥扬州古运河的旅游效应,对运河申遗的关键性环节、支撑性力量
京杭大运河与聊城的兴衰
作者: 刘永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聊城   商业经济   京杭大运河   山陕商人  
描述: 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地处山东运河沿岸的聊城逐渐由一个地方政治中心城市转变为一个发达的商业城市。来自各地的商人特别是山陕商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商业经济的发展对聊城的文化、民间信仰和风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朝末年,由于天灾人祸频繁,山东运河逐渐被废弃,聊城也衰落下来。
加大大运河遗产保护
作者: 谷建华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产保护   天津市   京杭大运河   北京市   世界文化遗产   国务院   河北省  
描述: 2006年5月,国务院核准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一项。2006年,“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自通州至杭州对大运河进行了全程考察,发表《杭州宣
试析古桂柳运河旅游开发
作者: 钟珂   来源: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思埭   大桂林旅游   桂柳运河  
描述: 古桂柳运河修筑于唐朝长寿元年,作为古代贯通漓江和柳江的唯一通道,缩短了桂州至柳州的水路300多公里,在开拓岭南、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河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独具特色的湿地
保护运河 申报世遗
作者: 王国平   来源: 杭州通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整治   保护开发   保护工程   旅游产品   运河水   京杭大运河   综合保护   京杭运河   历史文化遗产   高度重视  
描述: 全国政协组织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国家有关部委、大运河沿线20个城市的领导,考察运河沿线城市,并以保护与申遗为主题,在杭举行研讨会,这是对杭州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的巨大鼓舞,对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最大支持,充分体现了全国政协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向大家汇报4个问题。
京杭运河整治
作者: 陈克天   来源: 江苏水利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资匮乏   水利工作者   钱正英   扬州地区   人工运河   南至   通航能力   里下河地区   修船厂   不牢河  
描述: 京杭运河,即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00多公里。其中,约700公里流经江苏。它是当今世界流程最和的人工运河,历史上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发挥过重大作用。
运河申遗与旅游:天平能均衡吗?
作者: 俞宸亭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规划   均衡   运河旅游   杭州市区   水上旅游   老百姓   实现   河道   综合保护   工程  
描述: 据报道,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着的杭州市区河道综保工程,将要在今年10月1日开通西溪—余杭—运河、运河—上塘河、运河—胜利河—钱塘江三条水上旅游线,设立水上巴士和游船。这无疑是运河申遗杭州模式最大的一个
< 1 2 3 ... 89 90 91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