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运河剪纸:旅游纪念品研究与开发
-
作者:
王继晏
李宗营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品
运河剪纸
开发
旅游
-
描述:
极具地方特色的运河剪纸因其独特的审美特性成为古镇台儿庄最具特色的代表。从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及民族、民情、民风、民俗文化等角度,收集、整理与再现枣庄市的民间艺术,并对其进行探索研究与开发。同时在
-
大运河考察记之淮安
-
作者:
石永民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淮安,取淮水安澜之意,位于大运河入淮之口,古城历2200多年,至今城址不变,风貌犹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运河淮安段北起骆马湖民便河船闸,南迄北运西闸,全长169公里,横跨淮、沂、泗诸水系,贯通
-
大运河考察记之苏州
-
作者:
石永民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制作技艺
古城区
江南运河
伍子胥
太湖
文物古迹
大运河
古运河
苏州
-
描述:
苏州古称吴,亦称平江,其西抱太湖,北枕长江,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文物古迹密布而闻名天下,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与杭州并称为人间天堂。苏州建城早,规模大,变迁小,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苏州是一座古老的水城,太湖五分之四的水
-
台儿庄运河古城旅游开发创新路径
-
作者:
陈立明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儿庄
古城
运河
路径
旅游开发
-
描述:
台儿庄运河开通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在京杭大运河中处于关键一段,古有“四分朝天子,六分下江南”之说,再加上“当南北孔道”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台儿庄运河文化。而台儿庄古城旅游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文章重点探讨了台儿庄运河古城旅游开发创新路径,以期提升台儿庄运河古城旅游开发水平。
-
以运河为媒邀约世界的盛会: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回眸
-
作者:
徐佩
来源:
友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北文化交流
社会进步
城市文化
博览会
中国经济发展
始终保持
名城
京杭大运河
扬州
世界
-
描述:
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重要记录,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南北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扬州,作为中国唯一一座与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城因河兴,河因城美。扬州人满怀深情地将运河称之为母亲河,始终保持着对历史的尊重与思考,
-
隋唐运河对唐代茶叶贸易的影响探微
-
作者:
张默予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唐运河
唐代
茶叶贸易
-
描述:
顺河北上,将南方贵茶的风俗带到北方,刺激了北方茶叶的需求兴盛了北方的茶叶贸易,与此同时亦加深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汇。
-
清代京杭运河沿岸私家藏书的流转与传承
-
作者:
韩梅花
来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流转与传承
私家藏书
京杭运河
-
描述:
本文统计得出清代81.3%的私家藏书楼聚集在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沿岸不仅藏书数量丰富、藏书理论的学术成果斐然,而且私家藏书始终是沿着京杭大运河流转。究其原因,清初统治者文化政策的贯彻实施,运河沿岸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藏书风尚的历史继承是影响其流转与传承的重要因素。
-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初探
-
作者:
赵鹏飞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运河
水工建筑
传统建筑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类型
-
描述:
元朝京杭大运河全线开通,带动了山东运河区域的社会发展,明清时这一区域的经济和文化更是空前繁荣,出现了大量的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建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把运河传统建筑划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以及水工建筑三种主要类型,并对每种建筑类型进一步分类,通过实例分析其与运河之间的内在联系。
-
经年往事话运河:大运河之宁波段管窥
-
作者:
赵莹莹
来源:
宁波通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塘江
水道
浙东地区
宁波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
波段
城市
姚江
-
描述:
当宁波在2008年10月正式被批准列入中国大运河35个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之一时,大运河(宁波段)的申遗工作启动已比别的申遗城市晚了几步。古老的大运河依旧静静地在中国大地上流淌着,2500多年
-
运河明天更美好
-
作者:
潘振华
来源:
观察与思考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达岭长城
工业遗产
文化交流
南北经济
旅游集散中心
旅游产品
西子湖畔
旅游项目
水上巴士
黄金旅游线
-
描述:
一条大运河,如同一条大动脉,从祖国的心脏通向最发达的长三角,通向美丽的西子湖畔;又如同一条时光隧道,让人踏着古人的足迹,返回清、明、元、宋、唐。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像一位勤劳质朴的母亲,无私地滋养着沿岸的人民,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