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大运河重生
作者: 王芯克   来源: 浙江人大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名城   城市环境保护   世界遗产委员会   武林门   世界遗产名录   活着   环保工程   水环境   显赫地位   居之  
描述: 杭州的兴起,离不开运河。杭州是世界上最先开凿运河的地区之一,这条穿越杭城的古运河从曾经的高速黄金水道,演变成了今天的活着的流动的文化遗产,使杭州一直保持着江南历史名城的显赫地位。曾经的运河污水横流
廊坊 沧州 衡水 隐形的运河
作者: 白怡然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省东南部   湿地保护   吴桥杂技   世界遗产名录   武强年画   武术文化   香河县   文化脉络   遗韵   衡水湖  
描述: 遗存,更多不在河流本身,而在于由此衍生出的文化脉络与生活方式。自驾车走访与京津迟在咫尺的几座小城,透过质朴、原生态的日常画风,感受到的是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与运河遗韵。
行走,在运河古道中
作者: 李晨松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舳舻千里   古韵通   历史教师   运河文化   古诗词   运河水   学科教师   综合活动   东关   潞河中学  
描述: 在一起,开启了学生动手、动脑、综合活动的能力。第一站:北运河管理处、运河文化广场、东关大桥本次活动由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教师组织设计并
中国大运河沿岸天妃信仰及其遗迹调查
作者: 王元林   来源: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天妃信仰   大运河  
描述: 和实地调查,大运河沿岸遗存有众多天妃信仰的庙宇和以"天妃"命名的运河闸坝水工设施,是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
扬州运河水上生态旅游体验产品开发研究
作者: 李强   范慧芳   来源: 生态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ASEB栅格分析法   水上旅游   扬州运河   生态体验  
描述: 生态视角从旅游、生态、景观、文化空间等四个维度研究运河水上旅游景点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等,探索我国内陆城市河流水上游项目开发设计和实施路径。
歌剧《运河谣》的音乐美学试析
作者: 李贝贝   来源: 传播与版权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歌剧   审美   《运河谣》  
描述: 《运河谣》是一部史诗性题材的歌剧,其突出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的刻画,所用旋律都非常优美动听。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该作品体现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观念。剖析这部歌剧的审美观念,对
扬州运河生态旅游的现状调查
作者: 王璐   来源: 旅游纵览(行业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旅游资源   锦春园   生态文化旅游   历史人文景观   渔家乐   生态旅游   历史文化古城   历史古城   普哈丁   长江水系  
描述: 扬州是一座由京杭大运河贯穿的历史文化古城,沿岸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星罗密布,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的价值,但目前来扬州的游客并未深度体味运河的魅力,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扬州的运河生态旅游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临清小吃:忘不掉的运河味
作者: 郭超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香味   flavor   人情风俗   食材   饮食习惯   捶鸡   会通河   烹饪协会   canal   济美  
描述: 土生土长的民间气息。形成了以民间传说和市民习俗为主的美食风格。这样接地气的临清饮食习惯产生在运河商业文化的摇篮中。京杭运河会通河段的开凿,使得临清成为运河要塞,北上进京、南下苏杭都要路经此处。作
领略运河风情 请到江北水城来
作者: 朱七七   来源: 旅游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陕会馆   城市群   运河文化   运河水   分司   西商会馆   江北水城   座座   山东西部   流通中心  
描述: 在大运河的地图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几乎每隔五六十公里就会出现一座城市,均匀地散布在运河两岸,形成了一条呈轴线分布的带状城市群,当年的运河码头在船舶停靠的岁月里演变成了一座座城市。在九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聊城独占鳌头被称为"运河古都",原因何在?
风从运河来,旅游再出发
作者: 王天宇   韦义春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省级重点文物   水生态   名重一时   刘光辉   tourism   木版年画   张秋香   canal   河湖   水带  
描述: 聊城,曾因京杭大运河而名重一时。明清年间,这里"舟楫如云,帆樯蔽曰""八百斛之舟迅流无滞",兴盛的漕运带来400年的繁荣。以水带文,以水带经,以水带景,以水带业,以水带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运河如今已成为沿线广大城市旅游开发的金字招牌。然而,如何在传统运河旅游资源与现代旅游发展中找到契合点?
< 1 2 3 ... 81 82 83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