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山东省济宁十五中·运河文学社
-
作者:
暂无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五中学运河文学社成立于2005年3月,文学社秉承"关注学生,关注文学,促进文学普及,丰富校园文化"的宗旨开展文学创作与交流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繁荣校园文学创作,为全
-
江南运河长安闸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
作者:
郑嘉励
楼泽鸣
张宏元
沈卓丹
周建初
来源:
东方博物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安闸
江南运河
两澳
长安坝
-
描述:
江南运河上的海宁长安闸遗址,两宋时期以其复杂的"澳闸系统",对研究古代水利史与内河航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长安"三闸两澳"、长安坝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是今天认识、研究中国运河文化遗产的第一手材料。
-
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古典文学现象管窥
-
作者:
周杰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版)(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脉络
京杭大运河
-
描述:
京杭大运河是中华大地上流动的文化,它为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带来了无数财富与机会,也养育了无数名师大家。本文以时间为轴,撷取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来展现运河两岸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与繁荣景象。
-
隋炀帝时期大运河对南北经济的影响研究
-
作者:
闫春伟
来源:
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朝大运河
作用
地位
影响
-
描述:
隋朝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它的开凿不仅在水利技术上是一个突破,向当时的世界人民展示出了中国的强大,同时对提高华夏民族的统一意识,对中华民族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历史作用。
-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研究:以寺庙建筑为例
-
作者:
赵鹏飞
张向波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运河
妈祖庙
传统建筑
大王庙
清真寺
-
描述: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宗教信仰和民间崇拜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催生出大量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寺庙建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清真寺、大王庙和妈祖庙三种主要类型的寺庙建筑进行研究和考证,分析它们与运河之间的密切联系。
-
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作者:
张吉明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本
中国
大运河
申遗
世界遗产大会
文化遗产
-
描述:
1月31日,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传出消息,大运河联合申遗文本已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根据申遗程序,今年7、8月间,世界遗产中心专家将对遗产点进行现场评估考察。明年6、7月间,世界遗产大会将对大运河中遗项目进行表决。
-
在运河
-
作者:
柯平
来源:
青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运河
汪曾祺
高邮
徐州
人文历史
标志性建筑
文化资源
河道总督
地方志
-
描述:
汪曾祺的高邮在运河沿途古城中,高邮属于文化资源厚重,名气相对不够的那种,查一查它的人文历史,就会让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感觉不好意思,更别提海口深圳了。公元前223年,秦王赢政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建立起国家信息快速
-
京杭大运河:历史与未来
-
作者:
贝少军
来源:
中国海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通道
高等级航道
历史与未来
运河文化
沟通
发展规划
通航能力
特别报道
京杭大运河
保护
-
描述:
京杭大运河作为我国南北水运的大通道,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期特别报道,我们将回顾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介绍其给沿岸经济带来的作用以及海事部门在保障航道通畅、维护水上安全方面的工作。
-
古运河人家
-
作者:
王全大
来源:
照相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工运河
中国历史
运河水
发源地
古运河
吴文化
无锡
-
描述:
古运河是无锡的母亲河。无锡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3000多年前,商代泰伯以无锡梅里为都,建立了勾吴国,成为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为解除当地百姓的水旱之苦,他带领吴人开凿了伯渎河;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也是古运河最
-
我的运河考察日记
-
作者:
暂无
来源:
辅导员(上旬刊)(少先队工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六(1)中队、"运河文化少年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晨洁:运河沿途三站印象运河起点——浙江杭州我生长在杭州,每年都能看到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变化。从昔日的"面目全非"到今日的"焕然一新";从人们对运河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人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