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文体联姻:拱墅体育走向大运河时代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运河文化
拱墅
罗雪娟
-
描述:
荣耀,也倍感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借大运河申遗成功东风,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和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践行文体联姻、体育惠民,打造"运河文化山水健身"品牌,着力挖掘拱墅体育的独特魅力,纵深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让体育的活力在古运河畔得到张扬。
-
大运河、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联盟
可持续协调发展
世界遗产委员会
世界遗产名录
运河水
经济带建设
遗产资源
联合申报
世界遗产中心
国家文物局
-
描述:
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丝绸之路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此次申报成
-
天马行空的设想没有未来:聚焦“京津陆海运河”
-
作者:
袁业飞
来源:
中华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然而此前,另外一条"运河"率先"火"了。6月9日,北京市社科院发布2013~2014
-
保护运河遗产 发挥其重要作用:傅崇兰研究员访谈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与环境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湘水
主体形态
生态环境
勤劳勇敢
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景观
南旺分水
孙叔敖
士农工商
世界遗产大会
-
描述:
导语: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是中国运河的主体形态,在2500多年的历史中所孕育的运河文化
-
沂沭河与运河关系的历史考察:以禹王台的兴废为视角
-
作者:
李德楠
来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禹王台
郯城县
沂沭河
-
描述:
域水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黄河夺淮以来对下游水系破坏,以及为确保中运河畅通,人为阻断各河下泄通道所造成的。研究指出,禹王台作为重要的水工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见证,应纳入到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框架下加以认识。
-
浅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永续保护措施
-
作者:
谢爱弟
来源:
赤子(上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申遗成功
永续保护措施
中国大运河
-
描述:
构建新形势下的文化保护模式,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大运河申遗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各方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国大运河文化保护也正面临一系列的新旧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大运河申遗
-
运河日历 漂浮的空间
-
作者:
秦玲
曾伊凡
张艳颖
朱博
贺勇
来源:
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失问题
重新定义
生活场景
老运河
文化传统
文体活动
城市路网
人工河道
京杭运河
市井生活
-
描述:
京杭运河是世界开挖最早、最长的人工河道。随城市路网的密布延伸,曾经承载南北交通、市井生活的运河日渐萧条。古老的运河如何在新兴城市中存活?承载着历史印记与文化传统的运河如何重新定义?项目选址京杭运河
-
联合国专家运河考察记
-
作者:
韩笙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察评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杭州段
标志性
保护工作
工作人员
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
专家
世界文化遗产
-
描述:
的现场考察评估。 这是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历程中重大的标志性进展。按照世界遗产申报程序,明年6月的世界遗产大会将最终决定中国大运河能否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实地考察评估会是评审专家作出最后决定的极为重要依据。
-
烟花三月京杭运河两岸行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行游天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文化园码头15:00-21:00 路线:便益门桥— 东兰古渡— 东门遗址— 解放桥— 普哈丁园— 吴道太府— 长生寺阁— 跃进桥— 府山文化园 无锡古运河游船 票价:白天50元,晚上60元,旅游网
-
大运河嘉兴段申遗巡记
-
作者:
袁培德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兴
江南运河
运河文化
长安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
整治工作
虹桥
历史街区
河道
-
描述:
于2009至2011年孤身行走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出发,沿大运河北上,分别采访记录了浙江段、苏南段、苏北段、山东段、河北段、京津段的京杭大运河现状和沿线的文化遗产、民俗民风,历时两年半,采访了10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日前,他又对申遗中的大运河嘉兴段作了一番考察采访,写下了《大运河嘉兴段申遗巡记》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