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沿江公路京杭运河桥桥型方案构思
-
作者:
赵峰
岳贵平
张晓松
韩雯
裴宏桂
来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沿江公路
拱桥
桥型方案
杭州
三水共融
-
描述:
该文介绍了沿江公路运河桥的设计,结合布跨需求、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进行了方案构思,并从桥梁美学角度出发,同时考虑杭州当地人文地理所赋予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三水共融"的拱桥方案。
-
“整个北京城都是从运河漂过来的”
-
作者:
崔晓红
夏小明
来源:
新财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遗存
历史
北京城
古镇
名城
京杭大运河
长城
-
描述:
“长城一撇,运河一捺”;长城、运河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遗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绽放璀璨的光芒。京杭大运河孕育了众多的名城古镇,为沟通中国南北经济、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一段]
-
镇江:专家为京杭大运河“申遗”摸底
-
作者:
聂伟
来源:
杭州通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镇江段
专家组
非物质遗产
保护工作
负责人
相关
江苏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
政协委员
-
描述:
近日,由江苏省政协和各相关厅局负责人组成的专家组专程来到镇江,对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首次专题摸底,实实在在助推大运河申遗。
-
我国古代运河的形成及其作用
-
作者:
李娟
来源:
洛阳大学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
形成
作用
古代运河
-
描述:
中国古代的运河是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的综合产物,它密切了各个地区(尤其是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了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形成
-
新的文学坐标点——论《永远的大运河》的文学价值
-
作者:
王宁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永远的大运河》
历史叙事
运河文学
-
描述:
了乡土文学,重续了“荷花淀派”的余韵,发展了刘绍棠的“运河文学”。小说特别注重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与阐释,注重民间文化中的力量与美,葆有执拗的寻根意识。如果以现代中国文学的纵深与当下众声喧哗文学横线建构一个文学的坐标系,那么,《永远的大运河》无疑占据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坐标点,是一部在多向度具有价值的作品。
-
拱墅 向世界展示运河之美
-
作者:
朱建明
来源:
杭州(党政A)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京杭大运河是杭州拥有的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杭州一张国际闻名的金名片。作为运河南端起点城区,擦亮和打响运河品牌,是拱墅加快城市国际化的使命和责任。拱墅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建成运河沿岸名区目标
-
运河记忆 存储魏圈村博物馆
-
作者:
耿建扩
梅晓
连胜
来源:
村委主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展示内容
记忆
货运码头
古运河
存储
文化资源
京杭大运河
-
描述:
日前,以复原古运河码头风光,再现北方风情的码头镇运河记忆博物馆在河北省阜城县码头镇魏圈村建成。这是全国首个以运河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的村级博物馆。自隋唐以来,码头镇便是京杭大运河河北段的货运码头。魏圈
-
京杭大运河在聊城“活”起来
-
作者:
胡海涛
朱七七
来源:
旅游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旅游
旅游线路
航运功能
张秋镇
工业旅游
开发模式
历史文化遗迹
旅游文化产业
旅游资源
旅游镇
-
描述:
京杭大运河,绵延千里,流淌千年。这一条河,早已深深扎根在聊城,深深扎根在聊城人的生活中。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曾给聊城的经济文化带来数百年的兴盛与繁荣,它承载了一代代聊城人文化传承与美好的记忆。随着
-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景观规划发展定位研究
-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定位
研究
规划
-
描述:
、档次的高端现代服务设施和体验场所。现代创新型城市的功能缺失成为沧州城市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建设,让人们很难再找到曾经的运河名称的独特文化风采。城市文脉出现了断层。复兴沧州文化是本设计的重要理念和攻关难题。
-
大运河(杭州段)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
作者:
王晓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遗产运河具有文化线路的典型特征,囊括了种类繁多的遗产类型,同时具有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相加的特征。运河遗产尽管是以遗产点、段的方式申报,但是鉴于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遗产特征,其保护行为却不能仅以遗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