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无锡古运河的价值特征及保护实践
-
作者:
曾宪榕
来源:
农村经济与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护实践
古运河
无锡
价值特征
-
描述:
无锡古运河是无锡持续发展、永葆青春的"母亲河",厚积无锡数千年文化的精神彩带,更是无锡人民须臾不可离的根基情怀在古运河历史以及无锡发展史上,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有着独特的价值。
-
北京大运河临时邮局什刹海畔挂牌
-
作者:
顾楠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邮政
集团公司
集邮文化
邮局
挂牌
北京市西城区
大运河
什刹海
-
描述:
6月22日,为庆祝“大运河”申遗成功两周年,保护大运河申遗成果,促进大运河集邮文化的普及,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批准,北京大运河临时邮局在这一天正式落户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邮政支局。
-
依山碧水,一轴故事画卷——宜昌运河中游段景观设计
-
作者:
姚倩
来源:
现代园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滨水景观
生态休闲
地域文化
-
描述:
宜昌运河中游段为悬河,山水兼有,景观特色鲜明。规划将此处设计为东山开发区带状城市休闲绿廊,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休闲需要,同时作为展示运河文化及宜昌城市活力的重要窗口。
-
大运河的记忆:枣庄运河船工号子
-
作者:
葛兆远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枣庄运河船工号子
保护与传承
-
描述:
"船工号子"是中国民歌体裁的一种,是为配合航运船务等劳动而传唱。本文对枣庄运河船工号子的起源、种类特别是枣庄地区的运河船工号子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论述,对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
运河新城似画中
-
作者:
李楠
来源:
现代苏州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文化底蕴
苏州古城
苏州城
-
描述:
“先有新郭里,后有苏州城”。这句流传广泛的谚语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小小的新郭,竟敢与苏州古城相抗衡,只因隋开皇十一年(591)至唐武德七年(624)。苏城移州治于横山东的新郭,即今沧浪新城所在地。
-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
-
作者:
李忠
来源:
金融博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拱宸桥
世界遗产大会
-
描述:
这是京杭大运河杭州终点标志——拱宸桥(6月21日摄)。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运河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
作者:
刘燕宁
来源:
华人时刊(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漕运
内容
-
描述:
运河学,就是以运河及运河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以运河历史变迁、运河水利工程、运河区域经济社会、运河历史文化为内容的综合性的学科。
-
大运河“入遗”沿线旅游业现利好
-
作者:
卞文志
来源:
水利天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沿线区域
云南丽江
运河水
水上旅游
申报范围
国家旅游局
旅游专家
杭州西湖
利好
游客体验
-
描述:
遗产段,总长度1 011公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沿河旅游业将获得重量级营销筹码,旅游业将因此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沿河旅游产业将由"遗产带"、"观赏带"变成今后的"富民带",不仅能为沿河地区
-
元代山东运河的开辟与沿岸社会经济发展
-
作者:
朱年志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济州河
会通河
经济发展
-
描述:
为了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元朝统治者先后开挖了济州河与会通河。山东运河成为国家水路运输的交通大动脉。运河的贯通带动了沿岸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建设,促进了国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
对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之后的担忧
-
作者:
王传涛
来源:
环境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报复性
方申
公共资源
联合申报
道路网
哈吉
跨国合作
杭州西湖
世界遗产大会
丹霞
-
描述: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中哈吉3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