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京杭大运河与普哈丁园
-
作者:
郭承真
来源:
中国穆斯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整合
常志美
扬州人
我的母亲
活着
海上丝绸之路
普哈丁
中国伊斯兰教
伊斯兰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
-
描述:
大运河与长城,被誉为象征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双子星座,是中华民族用智慧创造的伟大工程。大运河是至今活着的、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大河都是中华民族的血脉,黄河长江沟通东西,大运河沟通南北,作为在中国古代
-
河北省大运河船工号子艺术特点及传承
-
作者:
马晓男
武少颖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运河船工号子是鲜活的历史记忆,是运河沿岸标志性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如今高亢嘹亮的运河船工号子已经基本从运河边消失了。我们在对河北省大运河沿线船工号子传承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提出切实、积极、有益的对策
-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作者:
董广智
许金如
李芸
来源:
中外企业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沿岸地区
世界遗产委员会
《世界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
世界文化遗产
扬州
-
描述:
京杭大运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动脉,沟通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流域,极大地促进沿岸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1]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
-
周道对大运河的启示:本土遗产话语的道统源流
-
作者:
吴宗杰
姚源源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道
以古为新
道统源流
大运河
本土话语
文化遗产
-
描述:
在国际遗产名录话语下,大运河的遗产意义定位面临诸多难题,无论作为水利工程、交通网络、景观或者民俗文化都不足以体现中华文化独特的人文深度。从经传所载的路径文化遗产,如《诗经》的"周道"、《尚书·禹贡
-
京杭大运河流域城市形象传播问题研究
-
作者:
柳邦坤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形象
流域城市
京杭运河
传播策略
-
描述:
由于运河的开凿、漕运的兴盛,沿京杭大运河崛起了一批城市。这些城市如今依旧充满生机和活力,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这些城市都是我国开放、开发的领头羊,在全国甚至世界都有深远影响。配合大运河成功申遗
-
运河灯会闹元宵
-
作者:
胡立群
来源:
今日浙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又是一年元宵灯会. 民间灯会是独具异彩、闻名遐迩、永放光辉的艺术会展.杭州市拱墅区的运河元宵灯会,已被列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拱墅区也被列入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今年的运河
-
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浙北运河聚落整体性保护方法:以嘉兴名城保护规划为例
-
作者:
赵霞
来源:
城市发展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聚落
嘉兴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性城市景观
整体性保护
-
描述:
国际遗产保护领域近年来提出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概念,旨在面对愈加严重的开发建设压力,为城市遗产保护和管理寻求更加动态、多样的指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以嘉兴历史文化
-
运河明珠南旺镇
-
作者:
李伟
曹林林
来源:
乡镇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运河
鲁西南
运河文化
文化遗址
古运河
京杭运河
水利枢纽工程
古建筑群
-
描述:
历史悠久,是古代著名的交通、文化重镇,境内拥有大运河南旺水利枢纽工程、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等众多珍贵的运河文化遗址,享有“运河文化明珠”的美誉。
-
苏北运河水域生态体育旅游研究
-
作者:
马大慧
王露璐
李文辉
于华
来源:
体育文化导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体育旅游
ASEB
SWOT矩阵分析法
苏北运河
体育旅游
-
描述:
苏北运河水域生态体育旅游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利的政策支持及优越的生态区位条件等发展优势,但是同样也面对项目开展的不连续性、单一性、重复性、定价不合理及省内外同类旅游的竞争等劣势和挑战。深挖文化内涵
-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水神”研究
-
作者:
吴欣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运河
水神
明清
-
描述:
山东运河区域水利工程复杂,在官方"治水"、"保漕"与民间"祈雨"、"自保"的观念和文化传承之中,运河区域水神系统不断被"建构"起来,并因此形成了"正祀"与"杂祀"的区别。正祀河神或是自然河流之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