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 张露茜   来源: 大学英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高校   教学方法  
描述: inscribed on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Doha,the Qatari capital1on Sunday,June 22nd,2014.The
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 为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助力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月刊(文化遗产)(上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 为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助力
探索苏北运河航务文化建设有效路径
作者: 邱建生   来源: 江苏企业管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干部职工   北运河   路径   思想认识   文化建设   航务管理   京杭运河   船闸  
描述: 京杭运河苏北段北起徐州蔺家坝船闸,南至扬州六圩口入长江,全长404公里,沿程设有10个航运梯级28座船闸。全程水位落差31米,全处1400多名职工。为使广大干部职工和广大船员的思想认识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定位,苏北航务管理处按照江苏航道精神“和谐领航、服务有道”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符合江苏航道精神和苏北运河全线干部职工、
大运河开发之“男婚女嫁”:京杭运河杭州段旅游文化策划之三
作者: 龚玉和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人生   亲友   见证   运河旅游   乾隆   新人   大运河   重大事件   神圣   京杭运河  
描述: 男婚女嫁为人生重大事件,一生只有一次。如何将此生最重要的典礼,最神圣之时举办得既隆重得体,又不失传统典雅,令新人及亲友回味无穷呢?让大运河之柔柔长流见证男女百年好合,可能成为新人的最佳选
大运河开发之“男婚女嫁”一一京杭运河杭州段旅游文化策划之三
作者: 龚玉和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大运河开发之“男婚女嫁”一一京杭运河杭州段旅游文化策划之三
运河底蕴酿瑰宝,岁月沧桑砺真金:运河文化之临清时调
作者: 吕云路   刁春元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   临清时调   原因   发展  
描述: 临清时调是临清民间流行的一种说唱音乐曲种,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化等诸多因素,使临清时调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逐渐没落下来。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音乐,为了使临清时调得到继承与发展,从临清时调的发展现状、艺术特征、濒危原因三个方面做了调查研究。
特别策划:京杭大运河申遗支撑研究:大运河城市文化模式初探
作者: 刘士林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流   城市群   文化模式   大运河  
描述: 运河文明史就是运河城市发展史。大运河与沿岸城市是一体同胞、唇齿相依的。对于运河城市,它们或是由于运河开通而直接完成了自身的“城市化进程”,从默默无闻的农村或普通市镇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或中心意义的大城市;或是借助大运河的综合功能超越了城市已有的规模与局限,使城市在空间、人口等方面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许多城市的命运与大运河的兴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运河城市的主要功能在于推动内部的循环与交流,这在客观上有助于使中国社会因为更广泛的交流而成为一个内在联系更加密切的有机体。
南水北调是精神文化的助推器:我国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的比较浅析
作者: 侯起秀   来源: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利工作者   天然屏障   交通大动脉   邗沟   文化进步   运河工程   精神文化建设   经济发展   水上   水利史  
描述: 我国悠久的水利历史表明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伴随着精神文化的繁荣。(一)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横贯我国的大江大河是古代阻隔南北的天然屏障,但我们祖先从另一个角度以此为依托建成了沟通南北
浅析制约地方性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及对策:以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为例
作者: 封姗姗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功能   社会教育  
描述: 收藏、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也反映了博物馆工作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蒸蒸日上,吸引了大量观众,潜移默化中引导和教育着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一些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与振兴——以杭州运河区域的实践为例
作者: 傅丽   来源: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承   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  
描述: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传统手工艺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但是目前的传承和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形态下如何重新放射光芒,在回归的同时如何传承,如何实现其自身的现代价值是这个问题的重中之重
< 1 2 3 ... 42 43 44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