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南运河水文化建设实践、开发现状及今后设想
-
作者:
赵全洪
来源:
水利发展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运河
水文化
山东省德州市
节点建设
-
描述:
近年来,漳卫南运河德州河务局对管理范围内南运河水文化资源进行了有效挖掘和保护,在部分水利遗存设置了水文化节点标示,积极宣传南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文章从水文化节点建设的实践出发,回顾了建设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水文化建设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
-
“被再造的”中国大运河:遗产话语背景下的地方历史、文化符号与国家权力
-
作者:
刘朝晖
来源:
文化遗产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的在地化
文化灵韵
威权式遗产话语
社区参与
遗产事实
-
描述: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文本”和“历史叙事”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威权式遗产话语”是如何再生产“遗产事实”的社会实践过程。本文选择杭州段运河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
-
由《金瓶梅》看明代运河流域丝绸文化的繁荣
-
作者:
竺小恩
来源: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丝绸文化
运河流域
明代
-
描述:
《金瓶梅》反映了晚明的社会现实,体现了晚明时期运河流域的文化,包括丝绸文化。文章以《金瓶梅》小说为蓝本,对明代运河流域丝绸文化的繁荣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明代服饰面料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绸
-
京津冀运河文化资源的协同开发与利用
-
作者:
向淑君
周艳敏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
运河文化
京杭大运河
协同开发与利用
-
描述:
京杭大运河北段连接了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相对于运河江南段的开发利用而言相对落后,在区域内也存在着规划各自为政、发展不平衡、特色开发不足的问题。运河文化、景观和经济带的建设可成为京津冀合作的突破口
-
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的路向考察
-
作者:
连冬花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利用
创新性发展
大运河文化
保护
创造性转化
-
描述:
申遗成功后大运河文化面临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的直接表现就是保护与利用问题。对当下存在的“外部反思”的批判分析,就为转化发展的路向提供了思路:一是以各个城镇既已形成的文化样态及其特性为客观历史前提;二是
-
淮安里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研究
-
作者:
吴小伟
仲崇庆
陈慧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休闲旅游
淮安里运河
文化旅游
遗产廊道
-
描述:
淮安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之一,在京杭运河申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淮安里运河旅游资源禀赋高,既承载千年文化积淀,又为当代人们发挥河道运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优美生境等作用,是当前淮安市重点
-
大运河常州段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作者:
张捷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现状评估
常州运河段
保护与利用
-
描述:
的运河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常州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运河沿岸的文化遗存不断遭到侵蚀、破坏,以至消失殆尽。本文通过广泛了解、认识与评估这一现象,旨在思考保护与研究运河文化遗产的措施与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挖掘与充分利用运河遗产提供有益的意见与建议。
-
单霁翔:加强大运河利用保护,再现“文化长河”丰富内涵
-
作者:
徐新军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成为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难点。 ⑴对于京杭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认识长期不到位。京杭大运河和长城同为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奇迹,但是,长城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京杭大运河长期游离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之外,与国外一些古代水利工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形成反差。
-
江苏运河文化遗产的旅游市场分析与开发建议
-
作者:
颜敏
来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发建议
评价
市场
京杭运河江苏段
-
描述: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沿线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特色鲜明,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概述了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发展现状,从组合度、文化性、品位度和集合性等四个方面评价其旅游资源价值,分析了其旅游市场开发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河江苏段旅游开发的设想和建议。
-
关于运河文化博物馆的考察报告
-
作者:
王健爽
来源:
散文百家(教育百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为把沧州博物馆新馆大运河展厅办出水平和特色,遵照沧州市文广新局党组会决议和沧州博物馆开馆工作领导小组安排,2013年12月25日至28日,笔者做为运河文化展专题考察小组成员,对大运河沿线部分运河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学习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