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文化交融】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9 条
-
试析线性文化遗产——以大运河为例
-
作者:
陈雅林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大运河
保护
-
描述:
线性文化遗产,指的是线状或带状分布存在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大运河作为我国具有突出代表意义的线性文化遗产,具有线性文化遗产的共性特征。大运河除了其本身的历史价值外,其文化、经济价值更加不容小觑
-
基于运河文化特色的扬州旅游纪念品开发
-
作者:
陈菲
来源: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文化
开发
旅游纪念品
扬州
-
描述:
扬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迅猛,但其旅游纪念品的研发和销售有待提升。通过简要分析扬州历史文化之源——运河文化内涵,以及调研扬州旅游纪念品市场,提出基于运河文化特色进行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原则与策略,以促进扬州地方文化传播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济宁运河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
作者:
蔡勇
来源:
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济州河
商业文化
济宁运河文化
京杭大运河
儒家文化
文化观念
民俗文化
社会经济
南北运河
历史文化现象
-
描述:
济宁运河文化的形成及特点蔡勇京杭大运河有"人类历史的奇迹"的美誉,它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它悠久的历史,连接复杂、众多的天然水系,还是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对沿运人民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看,京杭大运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运河开凿史...
-
淮安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
作者:
赵争强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创意
淮安运河
产品设计
研究
-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创意越来越成为商业发展的潮流,全国各地、各个民族都依靠创意文化来发展商业,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等问题,这就需要运用我国
-
山东运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
作者:
张思坚
来源: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历史意义
现实价值
大运河文化
-
描述: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全长约650公里,是南北航道转换及运行的桥头堡;山东运河文化,是大运河开凿和通航过程中,各地民俗传统所形成的文化艺术积淀;是我国重要的人文遗产资源,在山东4000多年历史文化的长河
-
大运河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三个维度体系研究
-
作者:
康武刚
来源:
开发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运河
管理
开发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
-
描述: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使作为遗产地的沿线各省又多了一项世界级的文化品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
-
海宁市长安古镇与运河文化探究
-
作者:
汪莉薇
来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古道
长安镇
历史遗存
-
描述:
文章通过对长安古镇的深入调研,挖掘了长安镇的历史遗存、名人文化、民俗文化,重点考证和探究了运河古道及其历史遗迹。
-
关于京津冀运河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
作者:
辛宇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河
京津冀
协同发展
-
描述:
京津冀运河文化是中国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地对该文化协同保护与开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关系到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走势,因此,应该运用先进的遗产保护开发理论对京津冀运河文化保护与利用进行顶层设计。
-
文化视角下的淮安滨水空间发展策略研究——以里运河河下古镇段为例
-
作者:
孙琪悦
罗谦
来源:
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句法
文化类型
场所记忆
滨水空间
里运河
-
描述:
淮安是一个水网密集的城市,水系是淮安城市文化的起源。文化的缺失和场所记忆的丧失是当前淮安滨水空间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以里运河河下古镇段为例,研究在总结淮安不同文化类型的基础上,运用
-
利用运河文化资源建设高职校园文化
-
作者:
宋斌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利用运河文化资源建设高职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