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京杭大运河的规划思想与传承
作者: 朱存章   窦雪松   来源: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规划思想   传承   京杭运河  
描述: 的巩固、军事防务、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深入研讨和传承京杭大运河恢
京杭大运河的“申遗”风波
作者: 陈怡   来源: 南风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性   沿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物保护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   考察团   完整性   京杭大运河   世界遗产  
描述: 6月10日,流淌了2000多年、孕育沿岸文化与繁华的京杭大运河,正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文保专家随即指出,在两岸缓冲区、风貌带还未明确划定、相关法规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这一“护身符”的警示
京杭大运河掠影
作者: 万叶树   来源: 前进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孙原湘   内庭院   占为己有   陈圆圆   农民起义   吴三桂   京杭大运河   小涟漪   全清词  
描述: 1.古镇有女陈圆圆常州奔牛是大运河畔的一座古镇,1600年前的西晋时已有记载。风帆千里、一线相承的“皇帝运河”流至明末清初,在古镇奔牛东北一隅名“四亩地”的小村子里,农民邢三家降生了一个曾引得
韩庄运河今昔
作者: 李永   来源: 中国水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儿庄   微山湖   明代中期   商品粮生产基地   航运枢纽工程   山东南四湖   水资源   运输能力   京杭大运河   京杭运河  
描述: 平方公里的排洪任务外,还担负着运河两岸1800平方公里的排水任务。总流域面积为3.35万平方公里,年均入运河水量约22.55亿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 韩庄运河是在明代中期开通的。这一新线的开通,促使每年通过运河进京粮食达400万担,船只近万艘,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繁
三国时代的运河工程(三)
作者: 尤秈   来源: 交通与运输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通史   水路运输   运河工程   三国时代   航道开发  
描述: 东吴政权开凿的运河 三国鼎立时期,占有长江上游的蜀汉和占有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曾对长江流域地区进行大力开发,使长江流域的经济和文化得到较快发展。蜀汉由于所在地区偏僻,境内除拥有面积不大的成都平原外
京杭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构成
作者: 谭徐明   于冰   王英华   张念强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产   京杭运河   技术史   遗产构成  
描述: 的重要依据;②京杭运河以其工程体系的完整性,区域特点的鲜明性应当作为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③京杭运河遗产的主体构成是水利工程体系,由水道工程、水源工程、工程管理和附属设施四大工程系统组成。可以说,京杭运河代表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范围内水利规划、土木工程的最高成就。
运河城市是话本走向成熟的摇篮
作者: 张强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市民文化   运河城市   商品经济  
描述: 枢纽地位的确立、商品流通、商业繁华等揭示了运河手工业的发展,透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通俗小说创作上的繁荣既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息息相关,也与城市刻书业的兴起有直接关系。明清小说真实反映了运河城市兴盛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认知与研究:以大运河山东德州段为例
作者: 谭徐明   王英华   万金红   张念强   来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护措施   大运河   德州   规划   文化遗产  
描述: 保护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中的认知和研究问题.其研究结论是:(1)对规划对象遗产价值的分析以及对遗产现状的调查是实现保护规划既定目标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规划达到文化遗产保护和运河可持续利用的保证;(2)德州段
对北运河治理规划的思考
作者: 李彦东   李红有   来源: 海河水利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运河   治理   河道   规划  
描述: 流域生态恢复相结合,三是泄洪与湿地恢复相结合,四是雨洪资源化与外河系调水相结合,五是工程建设与弘扬运河文化相结合
江南网船会:流淌着的运河民俗
作者: 耿俪洳   吴桂潮   来源: 长三角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网   渔民   流传   浙江省   江浙沪   江南运河   嘉兴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   秀洲区  
描述: 到嘉兴秀洲区王江泾莲泗荡,庆祝水上狂欢节——"江南网船会"一字排开的船只将百里莲荡变成了船的海洋。水中、岸上旗幡招展,"咣咣"的锣鼓声映入耳际,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网船会
< 1 2 3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