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镇江古运河 风骨今犹在
作者: 刘利群   来源: 华人时刊(上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省通衢   文化底蕴   临流   昭关石塔   难忘的记忆   古城镇   三千里   京口   中国东部地区   史志  
描述: 镇江市区,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水景资源,承载着镇江人太多难忘的记忆。"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一万家",说的就是古时运河镇江段繁华景象。京口闸技贯古今镇江运河自秦37年(公元前
夜航运河寻梦 游玩晚清豪宅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的元宝街,叩开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胡雪岩故居的大门,沿着回廊一路游玩,回旋的明廊暗弄、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小桥流水、朱扉紫牖、精雕门楼,使人仿佛进入一个大大的迷宫;装饰的木雕、砖雕、石雕、堆塑、彩画则无品不精。
运河游步道慢行系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珍珠项链   开发工程   综合整治   运河文化   中外游客   系统   旅游休闲   运动健身  
描述: 百姓家门口的巨型公园,还是一条便捷的慢行交通带.它像一条巨型珍珠项链,串起了运河两岸众多的景点,中外游客可以漫步其间,品味运河文化、浏览沿河风光.它以美丽的身姿、多样的功能展示了杭州人的交通理念与运河人家的生活方式.
杭州 夜航运河寻梦 游玩晚清豪宅
作者: 王雯娟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廊   寻梦   堆塑   大井巷   历史文化保护区   使人   西湖莼菜汤   印象西湖   胡雪岩   干炸响铃  
描述: 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的元宝街,叩开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胡雪岩故居的大门,沿着回廊一路游玩,回旋的明廊暗弄、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小桥流水、朱扉紫牖、精雕门楼,使人仿佛进入一个大大的迷宫
中国大运河申遗大事记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城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长论坛   领导小组   环境整治   城市联盟   预备名单   河名   世界遗产名录   国家文物局   选案  
描述: 2006年年底,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我国重新设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将大运河列入其中;2007年9月,"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在扬州开幕,确定"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
悠悠流水 绵绵“乡愁”:走进运河古镇
作者: 丁超   孙晓燕   申仪   来源: 群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诺瓦利斯   国家统一   乡愁   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码头   文化创造   明清时期   流水   鸦片战争  
描述: 诺瓦利斯曾经说过:所谓乡愁,只有在"家"意谓着自然时才是值得的。运河沿岸,曾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最繁华的地带。时光的流水稀释了一切,但先人的物质文化创造,或是融入习俗,代代相传,或是铭刻在大地上,化为
“京津陆海运河”岂止不靠谱
作者: 邢丹   来源: 中国船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海   公共服务   万吨级   公里   京杭大运河   北京市   精神文明   平均宽度  
描述: 的作用。这厢京杭大运河刚刚申遗成功,那厢似乎不甘心于运河文化的不再延续,北京市社科院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3-2014)》提出一个大胆设想,打算开凿一条全长160公里,
大运河考察记之吴江
作者: 石永民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浙两省   摇快船   三年   三里桥   林家铺子   太湖之滨   历史文化遗存   盛泽   风光带   建城  
描述: 古桥等历史文化遗存等,相继建成了三里桥生态园、垂虹桥遗址等古运河风光带项目,营造了"人在花间走,柳在岸上行"的效果。吴江垂虹桥始建于宋代
河北 与大运河申遗一起走过
作者: 刘贤   刘建蕊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市   世界遗产委员会   古村落   运河水   世界遗产名录   埃及金字塔   于明   古城镇   中国长城   世界遗产大会  
描述: 和乡村,这就是——中国京杭大运河。今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至此,"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项世界遗产。
从生态文明角度看大运河的负面影响
作者: 邹逸麟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大运河的主要任务是运输征收民间的租赋漕粮以及各地土特名产,通过运河向各地传达军政命令,向边区输送军用物资等,使朝廷对内能维持正常的政务运行,对外能防御外敌的入侵,同时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
< 1 2 3 ... 99 100 101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