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千年大运河 千里飘书香
作者: 李月红   来源: 浙江日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扬州7月8日电(记者李月红)小暑大暑,读书静处。7月8日,第六届江苏书展在扬州国际展览中心开幕,2.3万平方米场地、38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12万余种出版物、80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点燃了全国各地尤其是江浙沪读者的阅读热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杭州晓风书屋等我省近10家出版社、实体书店受邀参展,
中外运河纪录片叙事手法比较
作者: 尹腾飞   殷冲锋   李月   来源: 西江月(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纪录片是记录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类纪录片在电视节目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同于以往的宣教片,也不同于纪实片,历史类纪录片在向我们解释自然现象、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在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历史纪录片在中外的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对美国探索频道的《先锋任务之开通苏伊士》和《京杭运河两岸行》这两部类型相似的纪录片对比分析,比较中外运河纪录片在叙事手法,文化理解方面的异同。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取向
作者: 李月   尹腾飞   殷冲锋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抹不去的运河印记
作者: 李月红   郑哲渊   余小平   宋桔丽   来源: 浙江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相对杭州老城区来说,滨江区的西兴,是城南的城南。城南旧事多。很久以前,这个连接浙东运河和钱塘江的要冲,就向着东方伸出了欢迎之手,在浙东古运河的起点——官河沿岸,上演了一段南北客商、舟来纤往、盛世繁华的运河故事。日前,随着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启动,作为浙东运河源头的西兴,凭着特色鲜明的“过塘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