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甬运河的调查
作者: 杭甬运河调查组  年份期号: 1985-第17期 刊名: 浙江经济杂志 关键词: 升船机 改造工程 集疏运 内河船 吨级 主要问题 通航能力 设计要求 杭甬运河 船闸 
描述:(一) 杭甬运河全长252公里,沿线共有七座升船机、两道船闸。自一九八三年七月全线通航以来,对宁波港疏运和杭绍甬等地物资交流起了一定作用,全年完成区间运量约五百万吨,直达运量十万余吨。但通航情况不很理想,时通时停,通航能力小,效率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是: 一、通航吨级达不到四十吨设计要求。杭甬运河第一期疏浚改造工程是按畅通四十吨级
两沙河运——我国最古老的运河
作者: 汪谦益  年份期号: 1985-第4期 刊名: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描述:两沙河运——我国最古老的运河
《中国大运河》画册采编拾趣
作者: 毕玥年  年份期号: 1985-第5期 刊名: 新闻业务 关键词: 北运河 编辑出版 有限公司 新中国 大运河 镇江 巴拿马运河 古运河 古老文明 画册 
描述:一九八四年十月六日,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刊登了一条消息,《中国大运河》英文版大型画册即将在港出版。消息一传出,第一批画册就被读者迅速订走了一大半。这本画册是由新华社新中国照片公司和香港新闻有限公司、南华早报有限公司合作编辑出版的。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中国大运河象征着中国的古老文明。中国大运河与古老的长城齐名,是世界上最长最古的人工河。它长达一千七百八十二公里,比世界著名的巴拿马运河长二十二倍,比苏伊
隋炀帝与大运河
作者: 赵克尧  年份期号: 1984-第16期 刊名: 文汇报
描述:隋炀帝与大运河
隋文帝开凿的两条运河
作者: 潘民中  年份期号: 1984-第8期 刊名: 历史教学 关键词: 隋文帝 食货志 必要性 开凿 历史作用 吐谷浑 山阳 大运河 西北边防 中学教材 
描述:关于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人们已经说过许多话,而对隋文帝时所修的两条运河——广通渠和山阳渎,虽然中学教材的插图曾经标出,也时常有人言及,但仍有未尽之意。本文试就二渠开凿的原因和历史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先说广通渠。广通渠是于大兴城西引出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潼关入黄河,全长三百多华里。开皇四年(584年)六月破土动工,九月基本通水。隋文帝非常重视这项工程,动工前曾下诏申述了开渠的必要性,末尾说:“诚知时当炎暑,动致疲勤,然不暂劳,安能永逸。宣告人庶,知朕意
隋堤与运河
作者: 县志总室  年份期号: 1984-第1期 刊名: 夏邑史志
描述:隋堤与运河
运河,将向后代述说
作者: 沈善增  谷白  年份期号: 1984-第4期 刊名: 电视·电影·文学
描述:运河,将向后代述说
运河边上台儿庄
作者: 沂文  年份期号: 1984-第1期 刊名: 治淮 关键词: 台儿庄 小市镇 南四湖 名山大川 枣庄市 中原地区 欣欣向荣 名胜古迹 大运河 政治中心 
描述:台儿庄,这个粗犷而纯朴的鲁南小市镇,座落在韩庄运河与中运河衔接的咽喉上,北距煤城枣庄市约二十公里,西面是烟波浩淼、一望无垠的南四湖。它,虽然没有雄伟瑰丽的名山大川,但那条栉风沐雨千百年的大运河却使它别具一种古朴雄浑的色调;虽然没有熠熠闪光的名胜古迹,但抗战时期那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却使它举世瞩目。而今的台儿庄,又以它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一运河是台儿庄的母亲,世世代代以她的甜美的乳汁,滋润着台儿庄成长,给台儿庄带来繁荣。元明时期,政治中心由中原地区北移,定都北京。然而财富却取源于江淮。隋朝沿袭
运河的兴废与开封的盛衰
作者: 陈代光  年份期号: 1984-第1期 刊名: 中国地理
描述:运河的兴废与开封的盛衰
运河的儿子
作者: 王慧骐  年份期号: 1984-第1期 刊名: 散文
描述:运河的儿子
< 1 2 3 ... 436 437 438 ... 475 476 4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