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两岸的回民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1987-第6期 刊名: 山东画报
描述:运河两岸的回民
赣粤运河研究工作纪实
作者: 高正省  年份期号: 1987-第4期 刊名: 长江志通迅
描述:赣粤运河研究工作纪实
漳卫南运河河道特性和洪水特性
作者: 盛兴官  年份期号: 1987-第2期 刊名: 燕赵水利春秋
描述:漳卫南运河河道特性和洪水特性
浣溪沙——《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观后
作者: 郭起光  年份期号: 1987-第5期 刊名: 治淮 关键词: 江东 遗产 长江 运河 引人入胜 荧屏 浣溪沙 彩虹 祖先 精微 
描述:~~
浙东运河采访回顾
作者: 何守先  年份期号: 1987-第11期 刊名: 新闻战线 关键词: 金海岸 通航工程 老运河 航道 大运河 采访 回顾 船舶 浙东 姚江 
描述:1986年11月,我与记者陈康法、陈志光对浙东运河的姚江作了为期10多天的采访。这次采访是上半年在宁波港的《黄金海岸纪行》采访中提出来的。随着宁波港的开发,铁路、公路、海运日兴,姚江这条古老运河的价值如何呢!它与宁波港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1983年,浙东运河经过全线整治已经完成40吨级船舶通航工程,然而却经常从运河上传来种种航道不畅的消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江淮间的运河问题
作者: 朱更扬  年份期号: 1987-第3期 刊名: 安徽水利史志通讯
描述:江淮间的运河问题
江淮运河问题辨证
作者: 朱更扬  年份期号: 1987-第4期 刊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淮南子 左传 运河 淮河水系 筑城 杜预注 南方地区 射阳湖 黄河流域 历史记载 
描述:江(长江)、淮(淮河)、河(黄河)、济(济水)古称“四渎”。“四渎”皆独流入海。淮河水系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因为黄河易淤善决,而且决多南犯,故对淮河水系影响极大;又因古来政治、经济中心多在北方黄河流域一带,所以史籍中关于黄、淮关系的记载较多较详;而关于江、淮关系的记载则相对较少较略。随着历史的进程,南方地区逐步开发,江、淮的沟通为有关当局所重视,历史记载也才逐渐增多。《淮南子·本经训》中曾说:“舜之时……江淮通流。”惜语焉不详,无从察考。《左传》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对
梁济运河
作者: 孙芝业  年份期号: 1987-第3期 刊名: 淮河志通迅
描述:梁济运河
最早的越岭运河——灵渠
作者: 曾湘敏  年份期号: 1987-第2期 刊名: 人民画报
描述:最早的越岭运河——灵渠
是疏漏还是偏狭——看《话说运河》
作者: 徐一鸣  年份期号: 1987-第7期 刊名: 电影评介 关键词: 传送技术 雄伟壮观 虹云 话说运河 如鲠在喉 一瓣 系列节目 我爱 弘舸 张子房 
描述:我是运河人,我爱大运河,对运河有一种特殊感情。所以电视系列节目《话说运河》三十二辑都全部看完。屏幕上再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奇迹——用人工一铲一锹挖出来的这条大河,奔流了一千多年,成为我国南北一条大动脉,各式各样的船只,来往穿梭、水光浩淼、雄伟壮观,不愧为耸立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座伟大丰碑 对此,我当然赞叹不已。 《运河知识京杭对抗赛》采用了先进的电子传送技术,成功地使北京、杭州两地中学生参赛,对地理人文、历史沿革、风光习俗、古迹新貌、文艺科技均都涉及。我作为一个热心观众,也自动参加了这三场对抗赛。虽然我大学
< 1 2 3 ... 425 426 427 ... 475 476 4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