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纤夫”曲
作者: 孙善武  刘月诗  年份期号: 1994-第1期 刊名: 山东文学 关键词: 寻梦 现代文明 卫运河 京九铁路 古道 黄河北 古运河 知识分子 沂蒙山 铁路建设 
描述:黄河北,卫河南,运河岸边是故乡风瑟瑟,马啸啸,纤夫血泪铸古道——古运河民谣第一章寻梦古运河古运河是一部史诗,记载着东昌的兴衰,运河
让苏南运河焕发青春
作者: 陈廷佑  年份期号: 1994-第7期 刊名: 中国行政管理 关键词: 四级航道 交通系统 “苏南模式” 航道建设 苏南经济 苏南运河 焕发青春 苏锡常地区 京杭大运河 整治工程 
描述:让苏南运河焕发青春陈廷佑苏南运河,顾名思义,就是流经江苏南部的大运河。它北起镇江谏壁,南至苏州鸭子坝,全长211.5公里,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中开挖最早、历史最悠久、两岸风光最秀丽的一段,也是迄今为止运河通航段中运输最繁忙、效益最好的一段。作为一个北方...
计划中的松辽运河
作者: 子长洋  年份期号: 1994-第6期 刊名: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水资源 辽河流域 松辽运河 计划中 多年平均径流量 松花江流域 地表径流 松辽分水岭 北水南调 
描述:“松辽运河”是东北地区计划中的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东北地区的人均径流量占全国平均数的64%,属全国的少水地区之一。然而,松花江流域由于缺乏大型控制性工程,每年约有4×1O~(10)m~3多的水量(接近辽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倍)白白流入大海而未被利用。辽中南是东北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城市人口相对集中,而地表径流缺乏。水资源紧张已
苏南运河吕城段航道主体工程竣工
作者: 李东晨  袁茂林  年份期号: 1994-第7期 刊名: 江苏交通 关键词: 开坝放水 交通建设项目 四级航道 航道底 苏南运河 九里乡 主体工程 目标管理 航道整治工程 工程竣工 
描述:5月1日,苏南运河吕城段整治工程主体工程竣工,并开坝放水正式通航。 苏南运河吕城段航道整治工程是江苏省“八五”计划期间的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之一,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目标管理工程,它西起丹阳吕城砖瓦厂,东至常州武进县九里乡,全长2.779公里,全部按照航道底宽40米,标高6米,河口宽76米的国家四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整个工程共征
苏北运河再现黄金水道
作者: 余若  年份期号: 1994-第6期 刊名: 地理教学 关键词: 解放前 水道 北运河 国家 苏北 航道条件 大规模 整治 京杭运河 黄金 
描述:京杭运河苏北段(徐州蔺家坝一扬州六圩。)全长404.5公里,水位落差达31米。解放前该段航道只能通行30吨以下的术船,航道条件极差,解放后分两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70%的航道达到国家二级航遭标准,部分为三级航道。
苏北运河再现黄金水道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1994-第5期 刊名: 地理文摘
描述:苏北运河再现黄金水道
略论周馥的治河思想与实践
作者: 吴宏爱  年份期号: 1994-第10期 刊名: 历史教学 关键词: 北运河 山东黄河 直隶河道 潮白河 历史教学 周馥 李鸿章 治理黄河 治河思想 永定 
描述:在封建社会中,治河历来被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要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连绵不断的河患加剧了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的动荡。人们对河患“闻者心惊,见者胆落”。一般官员也视治河为畏途。周馥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亲信僚属,曾一度署理永定河道,多次受命治河,果敢任事,不辞劳苦,见解独到。人们评论说,周馥一生“功德在民,尤以河工为巨”。从1871年到1904年,他多次对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滹沱河等直隶河道和黄河进行堵筑、勘察和治理,取得了(?)的成效,他还潜心研究(?)治河经验,(?)治水述要》(?)自己
燕赵风骨与“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作者: 崔志远  年份期号: 1994-第5期 刊名: 文艺报 关键词: 中国 文学评论 当代 文学理论 
描述:燕赵风骨与“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灵渠──中国最早的一条运河
作者: 刘清沁  年份期号: 1994-第2期 刊名: 中州今古 关键词: 中原地区 都江堰 经济文化交流 灵渠 人工运河 飞来石 秦始皇 兴安县 李将军 公元前 
描述:灵渠──中国最早的一条运河刘清沁您不会不知道长城,也不会不知道都江堰,但您可能不知道灵渠,因为和宏伟的建筑相比,它太小了,长仅33.4公里,宽才15米。而事实上,灵渠和长城、都江堰一样,同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灵渠即湘桂运河,也称兴安运河,在广西状...
汉代治河方略试析:兼评贾让的“治河三策”
作者: 梁向明  年份期号: 1994-第1期 刊名: 固原师专学报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史记》 黄河决口 治河方略 治黄方略 治河三策 贾让 屯氏河 治理黄河 黄河河道 
描述:在汉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治黄理论有了明显进步,提出了许多新的治黄方略。其中较有价值且对后世治黄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有“改道说”、“分疏说”、“水力冲沙说”、“蓄洪说”、“筑堤说”等。西汉末年的贾让对治黄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提出的“治河三策”集中体现了他的治河主导思想,在中国治河史上颇负盛名。
< 1 2 3 ... 404 405 406 ... 475 476 4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