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运河的形成
作者: 李心言  年份期号: 2001-第2期 刊名: 郑和研究 关键词: 江南运河 历史考证 水利建设 京杭大运河 
描述: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南段,北起镇江,南迄杭州,纵贯整个太湖平原,全长337公里。它北穿长江由邗沟连江北运河通北京,南至杭州人钱塘江。现今的江南运河是古代江南运河的发展。江南运河分徒阳运河、苏常运河、苏嘉运河和杭嘉运河四个河段。
江南古运河建筑文化风貌的演变
作者: 章立  章海君  年份期号: 2001-第3期 刊名: 南方建筑 关键词: 继承 古运河 建筑风貌 保护 发展 文化遗产 
描述:江南古运河为京杭运河的南段 ,为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经济遗产和文化遗产。古运河两岸风光一路传说 ,它流经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现通过这几个文化城市的建筑风貌演变 ,说明了它的文化特色。在新的世纪中我们要继续继承这个历史文化遗产 ,更好地发挥它的效应。把新老特色融合在一起 ,为创造出新的历史文明而努力
水陆交通与隋代运河的开凿
作者: 童毅之  年份期号: 2001-第2期 刊名: 巢湖学院学报 关键词: 运河 水路 陆路 
描述:水陆交通发展不平衡是隋代运河开凿的主要原因.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沉默的运河》评析
作者: 裘明仁  年份期号: 2001-第2期 刊名: 译林 关键词: 沉默的运河 德国 文学研究 小说 
描述:孔萨利克这个名字,随着他的许多作品近年来在中国翻译出版,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所熟悉.海因茨·G.孔萨利克是当代德国最著名的通俗小说家,自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以来,至今已创作了130多部长篇小说.它们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其中十几部还被搬上了银幕与荧屏.……
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发现
作者: 阚绪杭  周群  武时良  年份期号: 2001-第1期 刊名: 文物天地 关键词: 汴河 茶叶末釉 人工运河 通济渠 寿州窑 邗沟 三彩 运河工程 窑口 南北运河 
描述:柳孜大运河遗址是历经隋、唐、宋三代500多年的通济渠(汴河)故道。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凿南北运河为: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永济渠。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500余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林则徐与水利兼及运河
作者: 林岷  年份期号: 2001-第2期 刊名: 北京文史 关键词: 林则徐 民族 英雄 近代史 通州 研讨会 运河文化 心情 纪念馆 文史研究 
描述:今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大英雄”(注:江泽民同志1990年5月视察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时评语)被道光帝革职谴戍新疆160周年,又适逢通州首届运河文化研讨会开幕,做为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有幸参加这一盛会,聆听许多运河文化专家的报告,得益匪浅,我的心情是快乐而激动的。因为我对大运
杭甬运河发展集装箱运输探讨
作者: 丁武雄  年份期号: 2001-第4期 刊名: 交通科技 关键词: 运输 集装箱 杭甬运河 
描述:介绍杭甬运河改造工程项目概况 ,从运量预测和运输成本分析两个方面对杭甬运河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前景进行探讨 ,并得出肯定的结论
明代运河区域的书院教育
作者: 林吉玲  年份期号: 2001-第2期 刊名: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书院教育 明代 运河区域 
描述:明代运河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地主阶级内部思想上的分化 ,为书院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四次禁毁书院事件 ,对运河区域书院教育的发展形成严重的冲击。明代的政治改革 ,又赋予了书院教育新的内容 ,为科举服务的应试型书院逐渐取代了以探讨学术为中心的讲学型书院 ,完全成为名利者之场
扬州古运河(外一首)
作者: 乔延凤  年份期号: 2001-第10期 刊名: 诗刊 关键词: 唐宋文人 英雄 历史 项羽 二十四桥 大运河 宿迁市 扬州古运河 史可法 悲情 
描述:扬州古运河(外一首)
徐鼎康与民国江北运河整治
作者: 吴晓晴  年份期号: 2001-第2期 刊名: 民国档案 关键词: 义务 抗战前 北运河 水利专家 民国时期 交通枢纽 淮河 整治 防灾 
描述:江苏境内的江北运河,为南北水上交通枢纽,又兼有排洪灌溉义务,因黄、淮水患的影响,民国时期江北运河的河防整治成为极大的问题。抗战前担任江苏建设厅长的水利专家沈百先说:江北运河“为淮沂泗诸大川流排洪之关键”,而“黄淮运河,交互错综,河防交通,更须兼筹防灾,非运河本身应有之义务,但于淮河未导沂水未分之先,防灾义务,未能解除。
< 1 2 3 ... 375 376 377 ... 475 476 4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