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儿井“地下大运河”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02-第9期 刊名: 风景名胜
描述:吐鲁番干旱,酷热,按理说就像戈壁沙漠,难生寸草。然而,吐鲁番却盛产世界上最好的葡萄瓜果。这里有什么奥秘吗?凡来过吐鲁番的中外游客,几乎都发出过这样的疑问。这的确是个奥秘。原来,这里背靠天山,每当夏季来临时,天山上的冰雪便融汇成条条奔腾的河流,冲下山谷。可是,流经山前的戈壁砂砾地带,不是被烈日蒸干就是渗入沙土之下,只有少数几条河流到达下游绿洲。由于大量的雪水渗入地下,成为潜流,经过人工掏挖成为暗渠,四季长流不息,汇成了地下长河,这就是古老的坎儿井。其实,坎
古运河,母亲河
作者: 季伯兴  年份期号: 2002-第2期 刊名: 太湖 关键词: 母亲河 固定模式 钱塘江 综合整治 综合利用 大运河 古运河 京杭运河 无锡 河道 
描述:古老的京杭运河始凿于春秋,后经历代开发扩展,尤其是隋元两代的大规模整治与改建,形成固定模式,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悠久历史。她与我国万里长城齐名,素有“北有长城,南有运河”之说。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1789公里,中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既是南北水运大运脉,又是航运、灌溉、排涝、防洪的综合利用河道。
南运河及太湖流域污染亟须治理
作者: 桑士达  年份期号: 2002-第7期 刊名: 浙江人大 关键词: 南运河 生态环境 人民群众 环境污染 治理问题 建议 太湖流域 大运河 水污染防治 代表 
描述:在今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由我省代表叶哲明领衔、傅一鸣、姚海根等18位代表附议,向大会郑重地提交一件建议,呼吁国家重视南大运河(江南段)及太湖流域环境污染治理问题,要求有关省市进行彻底整治,以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安康。叶哲明等代表在这份建议中说,
从运河看长江
作者: 谢晰清  年份期号: 2002-第1期 刊名: 中国水运 关键词: 航运成本 运河 长江 系列化 标准化 水路运输 管理体制 基础设施建设 船舶 流域经济 发展 现代化 
描述:从运河看长江
京杭运河防务考略
作者: 朱承山  武健  年份期号: 2002-第2期 刊名: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关键词: 漕运 河道 防务 
描述:京杭运河自隋代通航以来,历代均设有管理机构,至明清时期尤为完备.这些管理机构包括治河、漕运、兵防三类.其机构因时代不同而有分有合,本文重点探讨河防沿革.
京杭运河解台二线船闸通航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02-第9期 刊名: 水运工程 关键词: 三线船闸 二线船闸 北运河 船闸设计 工程质量 船闸规模 “瓶颈”制约 经济和社会效益 京杭运河 年通过能力 
描述:近日 ,京杭运河解台二线船闸工程顺利通过江苏省航道局的验收 ,工程质量被评为优良 ,并投入试运行。这也标志着苏北运河上 10道船闸全部实现复线通航。解台二线船闸工程于 1999年 12月开工建设 ,今年 7月按期建成。船闸规模为 2 3 0m× 2 3m× 5m ,船闸设计年通过能力为 2 5 0 0万吨。解台二线船闸的建成 ,将大大提高解台船闸的通航能力 ,打破了苏北运河最北段的“瓶颈”制约 ,也标志着苏北运河上 10道船闸全部实现复线通航。目前 ,苏北运河上另有淮阴、淮安和宿迁三线船闸正在建设之中 ,
京杭运河将延伸入海
作者: 陆海明  年份期号: 2002-第11期 刊名: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关键词: 水利工程 人工河道 京杭运河 杭甬运河 
描述:京杭运河将延伸入海
京杭大运河将直通宁波
作者: 暂无 年份期号: 2002-第8期 刊名: 交通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 改造工程 钱塘江 杭州段 宁绍平原 宁波港 京杭大运河 杭嘉湖平原 京杭运河 曹娥江 杭甬运河 
描述:酝酿多年的杭甬运河改造工程将正式启动。日前,杭甬运河杭州段、绍兴段改造工程设计已获有关部门批复,并将于年内动工。全线改造工程完成后,京杭大运河可以延伸至宁波甬江口入海。 杭甬运河自杭州三堡船闸沿钱塘江入浦阳江、萧山内河,进西小江至绍兴,入曹娥江、姚江,通甬江,全长252公里,把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相连,是江南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杭甬运河航道蜿蜒曲折、闸坝过多,通航能力较差。60吨级以上的船只无法在杭甬运河通航。 这几年,杭甬间的水上货运量却在不断增长。宁波港中转的矿石、石油等原材料,如果通过内河运
三国时代的运河工程(一)
作者: 尤秈  年份期号: 2002-第6期 刊名: 交通与运输 关键词: 水运交通 发展史 中国 运河工程 三国时代 
描述:三国时代,是指东汉后出现的魏、蜀、吴三个政权,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起,至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全国止,共六十年。 曹魏政权开凿的运河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袭父位为魏王,不久代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定都洛阳,年号黄初。曹丕及其继承者始终坚持贯彻曹操制定的“修耕植以蓄军资”的国策,十分重视屯田积谷和水上交通运输。当时北方已经统一,曹魏政权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对付南方,在战略
《金瓶梅》与运河文化
作者: 李芳元  年份期号: 2002-第3期 刊名: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关键词: 经济 运河 《金瓶梅》 
描述:《金瓶梅》是运河文化的典型产物。由于大运河的沟通南北 ,在运送漕粮的同时 ,也促进了南北间客货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 ,使运河沿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思想意识、行为观念随之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金瓶梅》便是这一变化的真实写照。因而可以说 ,没有大运河也就没有《金瓶梅》
< 1 2 3 ... 372 373 374 ... 475 476 477
Rss订阅